與支那獨立師部隊之後,與大本營的瞎指揮,有著直接關係,現在即將開始的澳洲決戰,可是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到了仗打到關鍵時刻,大本營來個莫名其妙又違背戰場實際的命令,你說自己是執行還是違抗?
所以,伊藤大將打定主意,把醜話說在頭裡,為抗命留下伏筆,他對此也沒抱太大的希望,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大本營竟然應允了自己的請求,回答就是一句話,“澳洲決戰成敗繫於你一身,獨立行使指揮權,你不會受到任何干擾!”並且,對澳洲作戰計劃一字未改,就是倆字兒,“批准!”
話雖然有些冷淡,但意思卻很明確,倒是讓伊藤嚴三郎愣神了好半天,實則,這是因為裕仁天皇出面說話了,“令出多門,反而容易造成前線指揮官無所適從。澳洲決戰之事,就完全交給伊藤愛卿吧。朕相信他能夠創造奇蹟!”
否則,以大本營那些大佬。特別是陸軍一系的米內光一等人的脾氣,就憑著這些話,伊藤嚴三郎絕不會好過,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憤怒,帝國澳洲方面軍司令官的職務,是陸軍一系給你搶到手的,現在卻說這樣的話,怎麼翅膀硬了?
你伊藤嚴三郎所說的“不受大本營的干擾,”無非針對的是米內閣下等幾位德高望重的陸軍大佬嗎。暗諷以往帝國皇軍在支那魔鬼唐秋離手裡吃的敗仗,都是因為大本營越級指揮所造成的,夠惡毒的,活脫脫的一個白眼狼啊!
伊藤嚴三郎可顧不上想那麼多,只要是在澳洲戰役關鍵的時候,大本營的那些大佬們,別跳出來指手畫腳的就成,按照自己既定的作戰計劃打下去,再加上新添的意式武器裝備。打贏這場戰爭,還是很有把握的!
九月中旬,伊藤嚴三郎在達爾文,召開了軍事會議。在會議上,對澳洲戰場反擊戰作戰計劃,進行了詳盡的部署。十天之後,於九月下旬。盡起一百六十萬大軍,共分成三路。向澳洲南部撲過來。
日軍的具體進攻部署是,西路,為澳洲方面軍新編成的第一軍至第五軍,共計四十萬人左右的兵力,配屬三個戰車旅團,擁有M41中型坦克二百餘輛,六個重型火炮旅團,擁有意式1940式一五零毫米口徑火炮、日式一百毫米口徑野炮七百餘門,空中支援為第一聯合航空隊,擁有半人馬戰鬥機和西北風轟炸機共計三百餘架。
西路進攻部隊,以卡倫布魯為攻擊出發地,經費多拉、羅伊希爾、芒特弗農、亞爾古等地,向澳洲南部進攻,直取最南端的珀斯、波爾頓等地,佔領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維多利亞大沙漠以西的廣大地區,並尋機殲滅該地區的獨立師部隊,該路進攻部隊的指揮官為第一軍司令官岡部一雄中將。
中路,為澳洲方面軍新編成的第六軍至第十二軍,共計六十餘萬人的兵力,配屬六個戰車旅團,擁有M41中型坦克四百餘輛,十個重型火炮團,擁有意式1940式一五零毫米口徑火炮,日式一五零大口徑野炮一千餘門,空中支援為第二和第三聯合航空隊,擁有意式戰鬥機和轟炸機,以及日式戰鬥機和轟炸機七百餘架。
中路進攻部隊,以達爾文為攻擊出發地,透過伯德姆、沃科普、克尼斯頓、翻過麥克唐奈山脈,經蒙格蘭尼、馬裡等地,向南進攻,目標是最終奪取阿德萊德,該路進攻部隊指揮官,由伊藤大將親自擔任,第六軍司令官三浦和仁中將為副司令官。
東路,為澳洲方面軍新編成的第十三軍至第十九軍,共計六十餘萬人的兵力,配屬七個戰車旅團四百餘輛中型坦克,十個重型火炮團,日式和意式大口徑火炮近千門,空中支援火力為第四和第五聯合航空隊,擁有意式戰鬥機和轟炸機,以及日式戰鬥機和轟炸機七百餘架。
東路進攻部隊,以澳洲北部的凱恩斯為攻擊出發地,經安尼維爾、查爾維斯、恩戈尼亞,渡過巴旺河,在科巴地區,再次兵分兩路,一路經艾文霍、本紐戈等地,直取墨爾本,另外一路,渡過拉克倫河,經古爾高依、朱尼等地,直取澳洲南部的港口城市堪培拉,繼而東向攻擊,進攻悉尼、紐卡斯爾等地。
而後,中路和東路進攻部隊,相向進攻,橫掃澳洲南部地區,三路進攻部隊的戰術,為左右相鄰部隊互相依靠,穩紮穩打、逐步推進,透過一系列的戰役,將獨立師部隊壓迫至澳洲南部的狹小區域,分割包圍,進而逐個圍殲,而西路進攻部隊,在消滅獨立師部隊之後,立即東進,加入到中路和的東路進攻之中來!
澳洲方面軍的新編成的第二十軍十萬人左右的兵力,則作為戰役總預備隊,隨時等到命令,此後才北美戰場陸續到達澳洲戰場的部隊,編成為四個軍,作為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