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好半天,羅斯福才清醒過來,似乎不知道,自己剛才說了些什麼,又似乎知道麥肯齊的來意,聲音異常疲憊的說道:“總理先生,我知道你的來意,但非常抱歉,我無能為力,戰鬥,我們只能戰鬥到底,與德國人和中國人戰鬥……”

下面的話,含糊不清,麥肯齊沒有聽清楚,而此刻的羅斯福,已經閉上眼睛,又陷入了精神恍惚的狀態,麥肯齊站在病床旁邊,沉默不語的看著,這位即便是坐在輪椅上,依然令人畏懼和敬佩的人,現在到了這副模樣,他深鞠一躬,兩眼含淚的默默離開。

在麥肯齊離開德盧斯幾個小時之後,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羅斯福,在戰時首都德盧斯郊外,一個普通的莊園裡離世,時間為一九四三年的二月份,比歷史上的去世時間,早了一年多。

而現在的美國,也比歷史上二戰末期的美國,處境險惡到了極端的程度,歷史上的羅斯福,是帶著即將結束二戰,成為世界三巨頭之一的光環,離開人世的,而在現在,他是面對美國即將亡國的命運,而無法挽救,無力迴天,帶著無能為力的永久遺憾和不甘,離開了人世。

羅斯福去世的時候,悄無聲息,還是白宮辦公廳主任喬納森發現的,等他看到的時候,羅斯福已經停止了呼吸,沒有留下任何的遺言和遺書。

羅斯福的突然去世,讓本來就風雨飄搖的美國,更是搖搖欲墜,按照美國憲法,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杜魯門,被幸運金蛋砸中,接任美國總統一職,成為美國曆史上的第三十三任總統,但現在的美國,已經並非是歷史上,挾二戰戰勝國之威,可以號令老歐洲的美國。

這位在歷史上,因為發起朝鮮戰爭,而被當時的中國人,與跳蚤、老鼠和蟑螂並列為四害之一的美國副總統,原本是個不起眼的角色,按照美國的政治傳統,副總統歷來是個影子的角色,如果不是羅斯福突然去世,也許他一輩子也不會走上美國總統的寶座。

當看到美國的軍政大員們,親自登門祝賀的時候,杜魯門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從天而降的狂喜,驟升高位的惶恐和不適應,讓他顯得笨拙不堪。

等適應了角色和平息了狂喜之後,冷靜下來的杜魯門,滿嘴苦澀了,自己接手的,絕對是個爛攤子,現在的美國,如同一艘四處漏水,在暴風雨中飄搖的破船,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數百萬德**隊士兵,正在對美國東部防線,發起兇猛的進攻,而一百餘萬中**隊士兵,也在唐秋離的指揮下,進攻加拿大,在本來就遍體鱗傷的美國和加拿大軍隊後背,狠插致命的一刀。

對此,杜魯門自問不比前任羅斯福高明多少,面對中德軍隊的兩面夾攻,同樣束手無策,他很明智的把美**隊的指揮權,完全交給美軍參聯會主席兼美國戰時最高司令部參謀長傑佛菲爾上將,在軍事問題上,他有自知之明,恐怕不比美**隊的一名團長懂得多。

杜魯門也沒有想著,改變羅斯福制定的策略,他也沒有比羅斯福更高明的手段,使美國這艘破船,駛出風高浪急的險灘,美國換了個總統,但一切如故,並沒有擺脫亡國的命運。

杜魯門做的唯一一件最正確和最明智的事情,就是對羅斯福的死訊,秘而不宣,僅限於美**政高官範圍內知道,自己就任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的儀式,一概取消,他很清楚,一旦羅斯福的死訊流傳開來,美國人立馬就會心理崩潰,他自問,還擔不起美國人精神支柱的重任。

加拿大總理麥肯齊,回國沒幾天,就聽到了羅斯福去世的噩耗,他沒時間親自趕到德盧斯,為羅斯福送葬,加拿大現在已經到了滅國的邊緣,他忍著內心的驚慌,以加拿大政府總理的身份,釋出了全國緊急動員令,加拿大舉國進入了戰爭狀態。

麥肯齊權衡利弊之後,並沒有將加拿大軍主力,從美國東部戰線調回本土,事實上,也根本無法調動,對面的德**隊,發起的兇猛進攻,已經把美加聯軍,牢牢的釘在戰場上,這種情況下抽調兵力,跟自己找死差不多。

獨立師幾百萬部隊,加入北美戰場,讓德國南美集團軍群司令官隆美爾元帥,終於有了組織幾個方向,重點進攻的本錢,別看德國在北美戰場上,集結了超過六百萬人的龐大兵力,但分佈在廣袤的美國東北部戰場和東部戰場上,兵力還是顯得不夠。

現在,德軍專門負責進攻美國東部防線,就能集中優勢兵力和火力,在某幾個點上,取得突破的能力,隆美爾是個非常有軍事才華的將領,制定了代號為“最終行動”的作戰計劃,

該計劃的要點是,將德軍部隊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