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眼裡擠出一句話:“阿里嘎都,沒事,只是空氣不流通,不要叫軍醫。”
唐秋離裝作很驚訝,“原來是日本新聞界的朋友,那就更不敢疏忽了,要是死在現場,我無法向你們的領事館交代沒照顧好日本朋友,我內心會很自責的”
有不少年輕的記者,有點兒鄙夷的看著唐秋離,原來也是個崇洋媚外的傢伙,徒有其表,聽說是日本人,馬上大獻殷勤,關心過頭兒了吧?指望這種人守衛華北,有點懸
更多的記者品出味道來了,在場的有將近一千來人,唐將軍偏偏對這幾個日本記者格外關注,咋看也不是為了體現中日邦交,倒有些貓玩兒耗子的意味,大有文章啊,這些吧嗒出滋味的記者們,饒有興致的看著下文。
這幾個日本記者都快要瘋掉了,好懸哭出聲來,就差祈求天照大神,讓自個支那惡魔變成啞巴,不是你罵我們的天皇,還有帝**人,我們能這副要死要活的樣子嗎?還來欺負人,招惹你了?我們跟你拼了。
為首的那個日本記者上前幾步,艱難的嚥了一口吐沫,嘴裡這個發苦啊。
“尊敬的唐將軍,我是日本《朝日新聞》駐華北記者,小林嘉義,首先祝賀唐將軍取得此次小五臺山剿匪大捷,也感謝唐將軍對我們大日本帝國的信任,出面澄清謠言,維護了大日本帝國的名譽和尊嚴,謝謝”說完,還深鞠一躬,表面文章做得十足。
唐秋離一副理所當然,為日本朋友兩肋插刀的架勢,心裡卻知道,不像表面這麼簡單,日本人才沒有這麼大度和好心,恨不得把自己生吞活剝嘍,這是小日本兒慣用的伎倆,嘴上抹著蜜,心裡揣把刀,等著接招就是了。
“唐將軍,我們聯合記者團回到北平後,知道了這樣一件聳人聽聞的事件,五天前,唐將軍帶領大批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悍然包圍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大樓,把正在開會的,持不同政見的政務委員,當場逮捕五十多人,投進監獄。”
這傢伙說道這裡,故意停頓一下,狡猾的小眼睛,緊緊盯著唐秋離,觀察他的反應,
“並且在逮捕過程中,士兵們使用了非常暴力的手段,致使多名政務委員和他們的隨從身負重傷,使用這樣的手段鎮壓持不同政見者,任何國家都從未有過,有違民主國家的人權,這是典型的**和軍閥行為。“
“更為奇怪的是,南京政府和你們的蔣委員長,對此駭人聽聞的事件,竟然沒有做出一點反應,那麼,唐將軍是得到了南京國府的授意嗎?請唐將軍就此事,向在場的新聞界朋友說明一下事件真相”
這個小林嘉義嘴巴夠毒的,言辭如刀,先是給唐秋離定性,**者、大軍閥,兩頂大帽子先扣上,接著又把南京國府和蔣委員長牽扯進來,如果唐秋離應對失據,受損的可不就是他自己,還有中華民國的領袖蔣委員長,這事兒非同小可,事關國體,領袖聲譽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唇槍舌劍
第二百八十八章唇槍舌劍
全場頓時安靜下來,這是記者們憋在心裡,卻不知道怎麼提問的問題,平津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件,中國的記者都深諳禍從口出這個道理,自民國初建以來,用槍桿子解決政治問題的事件,還少嗎?
遠的不說,蔣委員長,不正是用這種辦法來對付**的嗎?手段比這血腥多了,也沒見那個敢公開唱反調。
唐將軍有這麼大的動作,沒有南京蔣委員長的授意,他敢嗎?這類敏感問題,還是少問為佳。
其中那些想為南京政治派系,趁機想撈點兒好處的記者,回到北平,見局勢已經塵埃落定,無法挽回,再怎麼折騰也無濟於事,這些人都是見多識廣之輩,也就偃旗息鼓,假裝不知道此事。
現在,日本人公然把這件事抖落出來,聯想到宋哲元遇刺,恐怕那位大公報的記者,提出的問題,有可能存在,唐秋離是把日本人收拾慘了,日本人藉此事發難。
最好讓唐秋離見惡於南京國府,特別是蔣委員長,在落個**者,大軍閥的惡名。
這些人心情複雜,一方面不想使蔣委員長的名譽受損,另一方面也盼著唐秋離,在日本記者面前,栽個大跟頭,名譽掃地,也解了他們心頭那點兒私仇。
另外一些沒有私心雜念的記者,很是擔心唐秋離,日本記者提出的問題,不好回答,尺度拿捏困難,尤其還牽涉到國家領袖,畢竟抓人是事實存在的,三天大搜捕,幾千人入獄,這麼大動靜,不可能封住所有人的嘴。
這些記者,用擔心的目光看著唐秋離,實在不忍心他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