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全部消滅,高橋聽後嚇了一跳,抗聯啥時候有了騎兵?

高橋越琢磨越相信自己的判斷,圍攻三源浦肯定是個陷阱,再也不能派兵了,守住通化城要緊,小命兒沒了,何談發財大計!

果然,任憑三源浦的李司令叫破嗓子,甚至痛哭流涕的求他,也不答應派兵,只是要求一定要堅守,不惜與三源浦共同玉碎,後來見電話鈴響個不停,聽著心煩,乾脆摘下電話。

還得說小鬼子的中級指揮官們軍事素養相當不錯,高橋判斷出這是典型的圍城打援,不過,圍的不是你通化城,打的也不是你高橋的援兵,只要你老實在通化城裡待著,啥兒事沒有!毛兒都不會傷一根兒,要是你高橋不聽話,沒準兒真佔了你通化城!

中華古老兵法之要旨,島奴倭寇豈能盡詳,以螞蟻吞象之狂妄野心,企圖亡我中華之豺狼本性,費盡心思偷師學藝,只不過略得皮毛爾!到頭來落得個埋骨異國,本土被佔,貽笑世人罷了!

戰鬥按照原來計劃,在以三源浦為中心的周邊全面打響。

邵本良回援三源浦共有兩條道路,其中一條是公路,平坦好走,利於大部隊展開,沿途也沒有險要地勢,只不過,就算邵本良不吃不喝,以最快的速度強行軍,最快也得兩天兩夜才能趕到三源浦。

另一條路就近多了,一天半宿就能趕到三源浦,不過,這條路完全是山路,沿途要翻過幾座大山,地形險惡,松林茂密,溝岔眾多。

在選擇伏擊地點的時候,指揮部成員大多數都認為,應該把主要兵力都放在公路沿線,理由是,邵本良老奸巨猾,熟悉地理情況,肯定不會走極易遭受伏擊的山路,一定會沿著有利於發揮兵力和火力優勢的公路回援三源浦。

唐秋離卻不這麼認為,三源浦是邵本良經營多年的老巢,他的全部家底兒都在那,不能丟也丟不起,他一定會選擇山路回援三源浦。

不過,根據邵本良的一貫做法和他的本性,他也應該考慮到走山路的危險性,不要小瞧了這傢伙,能打一個拉桿子的鬍子,混到今天這個風光局面,還是有些道道兒的。

邵本良一定會故布疑兵,先是沿著公路快速開進,把企圖伏擊他的敵人吸引到公路附近,而後,在離山路最近地點,突然折入山路,取捷徑,以最短的時間趕回三源浦,因為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為此,唐秋離安排兩個中隊兵力以及炮兵大隊一部,由副指揮長劉鐵漢率領,在邵本良行軍大隊一側,距離山路最近地點設伏,發現敵人之後,即以最猛烈火力打擊之,造成大部隊設伏的假象,使之以為奸計得逞,堅定邵本良走山路的決心。

待邵本良主力轉入山路後,迅速消滅殘敵,尾隨敵人前進,而後,隱蔽接敵,待主力伏擊部隊打響之後,迅速封鎖山口,不惜一切代價,斷邵本良之退路,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自己親自率領主力,選擇有利地點設伏,務求全殲邵本良部。

烏蘭烏蓋,距離三源浦七十公里,兩側山崗平緩,樹林稀疏,不利隱蔽,無懸崖峭壁,倒是亂石成堆,風化嚴重,稍有大力,亂石滾滾而下,堵塞山道,在這條山路上,無論地勢、地形,都不是最險要的地方,也不是最適合打伏擊的地點。

當初,唐秋離選擇把這裡,作為殲滅邵本良部隊的伏擊地點時,遭到打擊一致反對,指揮長這是咋地了,那麼多的有利地點不選擇,偏要選擇這裡,瞧瞧這地方,山崗不高,形不成居高臨下之勢,林木稀疏,不利隱蔽,山石風化嚴重,無法構築堅固工事,那是打伏擊的地方,再說了,這回邵本良可是有六千多人馬,都是他的老骨幹部隊,戰鬥力差不了。

我們那,才三千來人,還分出去一部分在公路上,兵法雲:“五倍圍之,十倍殲之”,現在到過來了,邵本良的兵力是咱們的兩倍多,如果地形上再不佔優勢,這仗打得有點懸!

大家紛紛提出反對意見,唐秋離也不給大家解釋,迅速安排各部作戰任務和伏擊地點,只是說,把戰鬥前的準備工作做完之後,全體指揮員到指揮部開會,他給大家詳細講述選擇在這裡做完伏擊邵本良部隊的理由和原因。

他迅速口述一份作戰命令,參謀長馮繼武記錄完之後,向各部隊下達了作戰任務,有忙著到前沿去檢查督促。

現在,唐秋離正站在此處最高點的一塊兒風化石上,手拿望遠鏡,出神的觀察地形,似乎對那一堆堆風化石很感興趣,目光久久不移開。

午後微微的北風,輕撫他的黑髮,不時吹起大衣的一角,一棵高聳入雲的青松,伴在他身後,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