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公里。據點四周群峰環抱,地勢險要,進出只有一條路,易守難攻,歷來為屯兵之地。
鬼子對邵本良非常信任,把如此之戰略要地交由他來防守,邵本良把此地作為大本營,囤積大量軍需物資和武器彈藥,平時重兵把守;狗看骨頭似的,防守非常嚴密,南滿抗日鬥爭風起雲湧時,各路抗日武裝多次攻打未下,反而遭受了一些損失。
邵本良為此誇口,打下通化城易,摸到三源浦大門難!鐵打的三源浦,鋼做的老營盤。
難怪楊將軍感到震驚,此處確實不易興兵。
唐秋離根據情報得知,邵本良由於自己的起家部隊老一團和老五團被殲滅,氣得連吐幾口血,臥床不起好長時間,第十八房姨太太想撒嬌,都被他一腳給踹到地上。
可見,老一團和老七團的灰飛煙滅,全軍覆沒,對這個老漢奸的打擊有多大,足有使他瘋狂。
病好之後,他向關東軍南滿軍管區司令老鬼子三毛求援,務必要消滅抗聯部隊,為自己的老一團和老七團報仇雪恨。
為此,把駐守山海關地區的日寇第十師團調到南滿地區,作為邵本良的軍事後援,又把奉天野炮營調歸邵本良指揮,還協調關東軍航空司令部,派兩架飛機擔任空中偵察和火力打擊。
同時,把邵本良的部隊全部用日式裝備武裝起來,班有輕機槍,排有重機槍,營級以上設有迫擊炮連。
有了主子給撐腰,天上飛機護駕,地上鬼子一個師團作為後援,拿著鬼子給裝備的武器,這個老鐵桿漢奸邵本良膽氣大增,親自披掛上陣,帶著老三團和老七團共計六千多人馬,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的撲向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地區,尋找抗聯主力部隊決戰。
一路上是燒殺奸掠,所到之處,火光沖天,生靈塗炭,滿路哭聲,屯屯增新墳,呼呼都有戴孝人,犯下滔天罪惡,老百姓都暗地裡管邵本良叫“喪天良”,對其恨之入骨。
他這面想著報仇,可他的老巢三源浦就空虛了,只留有一個連隊和一個警察隊防守,再加上鬼子一個指導官小隊,兵力空虛,極易攻取,邵本良之所以這麼大膽,他有所依仗,三源浦處在交通要道,增援方便快捷,一旦有事,可快速回援。
唐秋離對楊將軍分析完所有情況之後,將軍並未急於表態,陷入沉思之中。
不一會兒,將軍抬起頭來,目光炯炯的看著唐秋離,“唐指揮長,三源浦可打,但是有幾個問題,一是通化城鬼子增援怎麼辦?二是邵本良之主力老三團和老七團回援怎麼辦?三是附近各據點守備之鬼子增援怎麼辦?四是鬼子第十師團能否增援三源浦?
唐秋離聽完將軍的分析之後,暗暗讚歎,不愧為關東抗日武裝領袖級人物,大家風範,幾句話就說到點子上,這也是他未解決的問題。
唐秋離對將軍說,這也正是想和將軍探討之處。
此次作戰目的為兩個,一是消滅邵本良的老三團和老七團,斷了鬼子的耳目,永絕後患,二是攻佔三源浦,奪取邵本良的物資裝備,豐富自己。
對於將軍提出的四個問題,唐秋離擬定如下作戰方案:
一、以抗聯二師全部,對通化城實施佯攻,使駐守通化城的鬼子不敢來援,當然,假戲要做真嘍!
二、以抗聯一師全部圍攻三源浦,迫使守敵求援,待消滅援敵之後奪取三源浦。
三、血手團在敵人回援之路,選擇有力地形,負責全殲邵本良之回援兵力老三團和老七團。
四、血手團騎兵大隊負責監視附近據點之守敵,若發現敵人離開堅固堡壘、工事前來增援,於野外接敵,就地殲滅之,周圍據點分散之守敵兵力不多,騎兵大隊完全可以應付。
五、血手團特戰大隊,負責監視鬼子第十師團動向,鬼子第十師團目前駐守在奉天附近,路途遙遠,就算以小部分機動兵力來援,特戰大隊完全可以遲滯或是殲滅該敵。
唐秋離一口氣說完自己的作戰構想,有點兒口乾舌燥,抓起桌上的水壺,咕嘟咕嘟喝起來。
將軍聽完唐秋離的作戰計劃,滿眼都是讚賞,這個年輕人不簡單,此份作戰計劃堪稱完美,他打那學來的這麼多的作戰經驗和理論,要不是他的兵力不足,這次戰鬥恐怕血手團一家兒就能幹。
其實,唐秋離真是這麼想的,兩軍聯合作戰,還是頭一次,其中的磨合、協調等等方面,咋的也不如指揮自己的部隊。
楊將軍拿了一份作戰計劃走了,唐秋離知道,這是回去開會研究去了,這是**軍隊的一貫作風,想想自己,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