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三)
華北獨立師所部,四萬六千多人馬,浩浩蕩蕩離開山海關,經冀東的盧龍,在冀東行軍的時候,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所屬的保安隊,比貓咪還乖,經過在山海關的一頓狠揍,這幫漢奸武裝也學乖了,部隊所到之處,不但沒有絲毫刁難,還提供了大批的給養,巴不得這幫兇神,早點兒離開自己的地面,也能睡個安穩覺。
渡過灤河的時候,當地的保安隊,提前給準備了船隻,獨立師的行軍隊伍,那陣勢也夠嚇人的,擔任前衛的是騎兵二支隊的四千多人馬,後面是一眼看不到邊的三路縱隊,軍容整齊,士氣高昂。
當地的老百姓傳說,光是大炮,就過了一夜還沒過完,渡過灤河後,經天津衛的武清,進入河北的廊坊,在廊坊,部隊集體換裝,一色的新軍裝,各級指揮官,都帶上了軍銜,對於國府補充的武器裝備,戰士們不太感冒。
手裡的三八大蓋,可比中正式步槍好多了,不過,對捷克式輕機槍,戰士們還是很喜歡,比小鬼子的歪把子好多了,部隊的輕機槍,都換成了捷克式,繳獲小鬼子的歪把子,統統留給**,負責軍械的二十九軍一個副參謀長,樂得差點昏過去,這批裝備,是軍政部指定給華北獨立師換裝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帶帽兒下來的。
二十九軍的軍官們,都窮慣了,冷不丁看到這麼多嶄新的裝備,饞的直流口水,可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動,現在,獨立師把他們換下來的裝備,都留給了二十九軍,這簡直是意外的橫財啊
唐秋離有他的打算,二十九軍不是蔣委員長的嫡系部隊,是馮玉祥西北軍的老底子,中央對他們也不咋待見,裝備、補給有一搭沒一搭,據說,華北戰端開啟後,二十九軍的很多部隊,還只裝備大刀片子,沒法子,窮的。
自己部隊的裝備,很快就會淘汰,尤其是美國的衝鋒槍運到天津,又會淘汰三萬支步槍,把這些裝備給了二十九軍,也能增加中**隊的實力,用來打鬼子,唐秋離決不吝嗇。
更深一層的含義,自己的部隊,畢竟在名義上歸宋哲元節制,和他搞好關係,自己在華北也少了許多掣肘,把這麼多的武器裝備給了他,能不心存感激,再說,自己還對某個地方感興趣,也得仰仗冀察政務委員會的這塊牌子。
事情果然是這樣,宋哲元接到手下副參謀長的報告,起初一愣,他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年頭,有槍就有人,有人就有地盤,這位唐師長出手這麼大方,出人意料,這可是幾萬人的裝備啊
擱在誰那,都是一塊大肥肉,有的時候,為了幾十條槍,兩個地方實力派,就能打得頭破血流,這個年輕的師長,是國府新貴,蔣委員長的寵兒,單看這次給他的部隊換裝,就知道他的恩寵有多高,沒必要巴結自己,也沒有求到自己這個雜牌軍的地方。
想到這裡,宋哲元心裡感到一陣酸楚,二十九軍什麼時候有過這種待遇,面對平津周邊虎視眈眈的幾萬日軍,他心裡常常有一種無力感,裝備低劣,兵力不佔優勢,華北戰端一開,二十九軍的命運可想而知,這也是他對日本人百般容忍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這麼一大批裝備留給了自己,部隊的實力會提高一大截,腰桿子硬了,對上日本人,也能頂他一陣子,畢竟很多時候,要用實力來說話。
原來以為,這位唐師長,定是個桀驁不馴、眼高於頂、目中無人、很難駕馭的少年新貴,現在看來,此人做事,很有章法,體察人心,出手大方,頗具君子之風,是個值得交往的人。
另外,宋哲元對唐秋離狠揍殷汝耕,也是大為解氣,他平時沒少受這個鐵桿漢奸的氣,這傢伙,仗著背後有日本人給撐腰,不斷的提出無理要求,自己還不敢過於得罪,免得日本人摻和進來,使華北的局面更加複雜化。
現在,獨立師替他出了一口惡氣,接到冀東保安總隊全軍覆沒的情報後,宋哲元高興的喝不少酒,他對殷汝耕這個大漢奸,也是深惡痛絕,內心裡,宋哲元還是很有民族正義感的,這兩種因素加在一起,他對唐秋離的印象極其良好,儘管到現在兩個人還沒有見過面。
部隊在廊坊暫短停留後,渡過永定河,往涿州方向開進,沿途有不少的百姓夾道觀看,多少年了,就沒見到過這麼威武的中**隊,看這些棒小夥子,瞅著就給中國人提氣。
聽說這支部隊,是在東北打完鬼子過來的,老百姓自發地把家裡的好東西拿出來,一個勁兒的往戰士們的兜裡塞,這種情景,使紅軍系統的軍官們,似乎又回到了當年在蘇區時,那種熱血澎湃的場面。
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