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1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己的猜測。

不過,哪也不打緊,部隊可向西北方向轉進,在察哈爾和熱河一帶,牽制日軍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兵力,在太行山區黃崖洞的劉鐵漢,就可趁機把日軍華北駐屯軍,在平津一帶,熱河地區的軍事要點,全部拔除,看鬼子還拿什麼來發動“七七”事變。

幾天之後,關東軍的部隊終於進入錦州,緊接著大股日軍南下,唐秋離緊張的關注著南次郎的下一步動作。

關東軍經錦州,到葫蘆島、興城、渡過六股河,進至綏中一線,鬼子的腳步竟然停了下來,徵調大批民夫,忙著修築各種防禦工事,沒有再往前推進。

唐秋離舒了一口氣,心裡隱約有些失望,把東北的鬼子引進華北,刺激南京國府蔣委員長的企圖落空了,還是日本大本營猜測出自己的意圖,不肯為一支幾萬人的抗日部隊,改變他們的整體戰略佈局,堅定原來的侵華計劃不變?

唐秋離對於日軍的舉動,多少有些琢磨不透,那就乾脆不琢磨,漢奸殷汝耕的保安部隊,這幾天又按耐不住,對袁景豪支隊的陣地,發起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既然這個鐵桿大漢奸討打,就不對他客氣,唐秋離制定了對殷汝耕保安總隊的作戰計劃,核心要旨就是一條,全殲

對於殷汝耕這個人,唐秋離心裡充滿厭惡和痛恨,這個鐵桿漢奸,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打著**的幌子,行漢奸賣國之實,其傀儡政權,於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成立,最早為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以通州為政府所在地,統治面積約8200平方公里。

唐秋離一直很奇怪,南京的蔣委員長,竟然能容忍這個大漢奸,在河北東部咬下這麼大一塊肥肉,使國民政府喪失了防止東北日軍南侵的,一塊天然防禦前哨陣地和緩衝地帶,也使東北和華北的日軍遙相呼應,連成一體,互為援手。

如果說,放棄東北,蔣委員長有削弱張學良實力的因素,倒是有幾分道理,可華北沒有那個軍事集團或地方實力派,能夠威脅到蔣委員長的中央地位,這還不像山西,哪裡有個土皇帝閻錫山,把山西經營的鐵桶一般,針插不進。

在前世,唐秋離每當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現在,身處在這個時代,依然是感覺到疑惑,實在猜不透南京國府的蔣委員長,是什麼想法和從那個角度考慮問題的。

作戰計劃由馮繼武和趙玉和,下達到各部隊,就在部隊要行動的前一天,忽然接到前沿部隊的報告,說是南京國民政府,派來代表,攜帶重要檔案,要求和指揮長會面。

在山海關城內,一座古香古色的院子裡,唐秋離和指揮部成員,會見了國府代表,他們一共三個人,讓唐秋離意外驚喜的是,代表之一,竟然是軍統局天津站站長,自己的老熟人劉成萬劉大哥,對這位老兄,唐秋離內心一直很敬重,這位老兄,不像那些搞特工的人,身上總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味道,讓人不得不起戒備之心,最起碼,和自己的交情是真摯的,對自己的幫助也很大。

兩人一見面,那股真誠的熱乎勁兒,把另外兩位國府代表,看得目瞪口呆,幾乎跌破眼鏡,心裡暗暗佩服,軍統局的人,就是神通廣大,和這個被日本人恨之入骨,卻被蔣委員長頗為器重的血手秋離,早就搭上了關係。

看他倆的親熱勁兒,關係肯定不一般,難怪當初派劉成萬作為代表,咱倆還納悶呢!這事兒,一個大特務跟著摻和啥?原來,上頭早有考慮,有了他,和這個殺日本人不眨眼的,血手秋離打交道,安全係數要高得多。

劉成萬滿面紅光,看來,最近的日子混得不錯,他的臉上帶著自豪的表情,給唐秋離介紹了另外兩位國府代表,一位是南京行政院副秘書長秦玉德,一位是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手下的秘書長王汝山,來頭都不小,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實力派,還有情治機關,都參與了。

這三位代表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轉交蔣委員長的一封親筆信,在信中,蔣委員長對唐秋離在東北幾年的戰績,大家讚賞,稱他為民族精英、國之幹才。

唐秋離當然明白蔣委員長可不是個好相與的人,最近在東北這幾年,把關東軍打的頭破血流、損兵折將,把日本政府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東北來,大大減輕了蔣委員長,在華北的軍事和政治壓力,自己東北不消停,和關東軍打的昏天黑地,在華北的日軍,就很少搞小動作,讓蔣委員長頭疼的事情也就少了,可以專心對付朱毛紅軍。

狠狠誇了自己一通之後,又委婉的表示,因為國府很多大佬的反對,說什麼自己來歷不明,又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