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1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他目光一凜,掃視全場目瞪口呆的中常委們,“各位,當領袖面臨危機,國家有爆發內戰危險的時候,諸位在做什麼?一味的為自己的前程考慮,趨炎附勢,是何作為?”

“諸位不出於公心,附逆強權,任由蔣夫人傷心yu絕,黯然落淚,宋部長慷慨陳詞,孔院長諄諄之言,雖形隻影單,也是至理名言,諸位充耳不聞,不為所動,蔣夫人非為一家之si,為的是黨國的前途和命運,難道如此傷心之淚,也打動不了諸位的鐵石心腸?”

唐秋離聲sè俱厲,反正是把話都挑明瞭,也就無所顧忌,他用手一指宋美齡,宋家和孔家都是將來用得著的,不妨把他們的功績也提一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眾中常委們那個也不敢抬頭,原本做tingxiong疊肚狀,現在,儘量蜷縮起身體,更不敢迎上唐秋離的目光,生怕被當做靶子,自己的那點兒心思,都在人家心裡那。

這個年輕人,言辭之犀利,堪比重機槍,火力之兇猛,能把人責問死,要是自己像何敬之那樣,被當眾來上一回,怕是自殺的心思都有,咱可沒有何某人唾面自乾的本事。

宋美齡又一次落淚了,不過,這一次是喜悅的眼淚,沒有想到,絕境逢生,最起碼老頭子的xing命暫時是保住了,這種局面,都能被他扭轉過來,宋美齡越看唐秋離越喜歡,按時一種由衷的欣賞。

宋子文和孔祥熙ting直腰板,紅光滿面,從來沒有感覺到像今天這樣,成為正義和公理的化身,這個姓唐的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諸位委員,都是國家重臣,位高權重,捫心自問,舉手表決的時候,是否把國家利益放在前面?依唐某看來,未必吧?現在,日本人在華北虎視眈眈,從日本外相的兩次宣告中,就可以看得出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們希望中國越亂越好”

“若是按照何部長的武力討伐計劃,而眾位隨聲附和,以至於此戰不可避免,張楊軍力不及此戰必敗,情急之下,蔣委員長xing命堪憂,倘若蔣委員長身遭不測,誰能掌控外敵環伺,局面複雜之今日中國?是你何部長還是在座的哪一位?”

“所以,西安事件,決不可訴諸於武力,只能各方參與,多方斡旋,與張楊對話,一切以蔣委員長安然脫險為前提條件,和平解決方為上策。”

唐秋離言簡意賅,滔滔不絕,歷時一個多小時,完全掌控了中常委會議的走向,其間,除了何應欽微弱的抵抗,竟無一人敢於提出反對意見。

唐秋離說完,溫文爾雅的微微鞠躬,神態瀟灑的走下臺來,面sè平靜,就好像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毫無居功自傲和得意之態。

此舉落在宋美齡等蔣氏親族的眼睛裡,更加壓抑不住內心的欣賞,這個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以弱冠之年,第一次參加中常委會議,神態從容,舉止大方,雖口不出惡言,卻句句如刀,痛斥何應欽,使附逆何應欽的中常委們,噤若寒蟬,端的厲害,委員長有這樣的人才相助,真是莫大的幸事

宋美齡帶頭站起來鼓掌,接著,會議室內掌聲如潮,這掌聲,是對何應欽莫大的諷刺,僅僅在一個多小時之前,何某人還春風得意,勝券在握,還敢當眾斥責宋美齡。

而現在,他卻像鬥敗的公雞,臉如死灰,掌聲如春雷般在他耳邊炸響,他有一種快要昏厥的感覺。

接下來的議題,完全圍繞著唐秋離所提的,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尋求與張楊對話的道路上來。

唐秋離謝絕了宋子文邀請他到前排就坐的好意,微笑著朝最後面一排座位走去,眾人的目光,追隨這位橫空出世般的年輕人,此時,沒有人再敢輕視這位,民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中常委。

唐秋離沒再發一言,話說的已經夠明瞭,恰到好處,在座的都是聰明人,那個不是官場打滾多年的老手,一旦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定會智計百出,還怕拿不出一個最穩妥的好辦法?

就讓歷史回到原來的軌跡上吧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西安事變之斡旋

第三百七十七章西安事變之斡旋

唐秋離不在說什麼,一個人,不能包攬所有的事情,給別人留下充分的空間和發揮的餘地,主幹已經確立,細節問題,就讓這中常委們發揮作用吧。

這些中常委委員們,都非常積極的搶著發言,也許是為了彌補剛才的過錯,在宋美齡面前極力表現,力圖挽回剛才的不利影響,絞盡腦汁,紛紛獻計獻策,只有何應欽木無表情的一言不發,宋美齡大度的仔細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