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的情報網提供的情報顯示,蘇聯遠東軍區新成立的第二集團軍,已經在雙城子、海山威、伯力等地,迅速組建中,預計再有七至十天的時間,即可組建完畢。

蘇聯遠東第二集團軍的作戰目標,毋庸置疑的會是自己,而第二集團軍司令員兼政委鐵木辛哥上將,絕對是與朱可夫一樣難對付的蘇軍名將,而且,根據已經深入到貝加爾湖一帶的馮繼武報告,在蘇聯外高加索一帶,蘇軍調動頻繁,視乎有集結重兵,進攻我部的跡象。

而全殲朱可夫的第一集團軍,並不符合唐秋離的戰略要求,他不想把蘇聯人bi到與自己拼老命的程度,最起碼現在還不是時候,為了迎戰鐵木辛哥的第二集團軍,和馮繼武報告的蘇軍外高加索部隊,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立即幹掉朱可夫部隊,這絕對違背唐秋離戰略意圖。

這種情況下,唐秋離就要拉一匹貪婪的惡狼,加入到這場hun戰中,這匹狼就是對蘇聯遠東地區領土垂涎三尺、念念不忘的日本人,北極熊和日本狼互相掐架,唐秋離才能以朱可夫和他手下的十幾萬蘇軍士兵的生命為籌碼,迫使斯大林接受自己的條件。

現在,時機到了,唐秋離在外méng古西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愜意的喝完下午茶之後,用特級密碼,給唐秋泉發去指令,很簡單,就是四個字“玫瑰怒放”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午夜,中蘇邊境小城綏芬河,城市已經是萬籟俱靜,只有日軍巡邏隊,不時走過寂靜的街道,隔著淺淺的界河,河對岸的蘇聯小鎮葛連基,也已經是一片漆黑。

幾十個黑影,與地面hun為一體,靜靜的趴在界河岸邊,銳利的眼睛,看向同一個方向。

第八百零五章 遠東導火索

第八百零五章遠東導火索

唐秋離命令劉鐵漢部隊,發起的遼西攻勢,在完成戰役目的之後,突然後撤至盤山、溝幫子、盤錦一帶,這樣的撤退,劉鐵漢部隊並不吃虧,把原本在遼西凌海一線的防禦前沿,又往前推進了幾十公里,取得了極為有利的態勢,繼續往東攻擊,可威脅瀋陽,往南攻擊,可直取遼東半島這一重要的軍事要地。

還以極其輕微的傷亡為代價,把關東軍戰鬥力最強的三個師團,幹掉一個,重創兩個,將關東軍的部隊,絕大部分都吸引到瀋陽一帶,客觀上,造成了東滿一帶,關東軍兵力上的空虛。

時機成熟,唐秋離在中蘇邊界佈下的重要計劃,可以進行了,這個計劃,如同他收復外méng古一樣,足以改變遠東地區的戰略格局,和蘇聯日本兩國之間的關係。

東北邊境小城綏芬河,與蘇聯遠東地區的小鎮葛連基,與綏芬河隔河相望,白天的時候,兩岸的居民,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方的一切日常活動,在俄國人沒有侵佔這個地區的時候,這裡屬於中國領土,是兩個鄰居般的小城。

居民互相來往、通婚,與內地的兩個城鎮沒有什麼區別,現在,一條界河,一個個界碑,斷然割裂了本是一家人的來往,成為兩個國家。

綏芬河基本還保留中國東北城鎮的風貌,只是在日軍侵佔這裡之後,多了許多日式建築,和殖民地sè彩,因為這裡緊靠中蘇邊境,是日軍的重點防守地區,修築有很多軍事要塞和據點。

而綏芬河對岸的小鎮葛連基,已經完全是俄國的風格,不大的小鎮上,東正教教堂就有好幾座,經過斯大林殘酷清洗遠東地區華人運動後,小鎮上的華人原住民,已經被消滅得所剩無幾,這裡同樣是蘇軍的重點防守地區。

斯大林蓄意改造這片原屬於中國的領土,把一切關於中國的記憶,力圖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抹去,改變居民的宗教信仰,改變城鎮的風格,改變居民的人口比例,想要在這塊中國領土上,刻下深深的俄羅斯烙印。

就連中國人熟悉的海山威,這個俄國沙皇必須要搶佔的,蘇聯在遠東地區,唯一的爭霸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也改為俄文名稱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的意思是“東方征服者”,斯大林對於老沙皇的一切,都感興趣。

唐秋離選擇這裡,作為挑起蘇聯人和日本人起爭端的爆發點,含有深意,這一地區,有使斯大林更重視的軍港海山威,而且,這裡還有能很快成軍的蘇聯遠東第二集團軍,不至於使斯大林感到兵力薄弱,一味的退讓,這仗打不起來,不符合唐秋離的意願。

因為蘇聯和日本,已經簽署了蘇日友好條約,蘇聯和日本,都沒有把對方視為必須馬上解決,最重要的敵人,儘管兩國有解不開的世仇,有現實和未來根本利益上的衝突,雙方遲早會有一戰,不過,不是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