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國參謀本部正在策劃對南京蔣介石政府的媾和行動,據說,進展順利,一旦能讓南京政府對華北戰事袖手旁觀,帝國的全部力量,就都用來對付那個支那魔鬼唐秋離,剷除唐秋離的勢力之後,再轉頭對付南京政府,這是各個擊破的絕好計劃。

所以,岡村寧次接到大本營的電報,不但對天津失守,士兵陣亡的事情沒有隻言片語的責難,還對他佔領山西大加表彰,譽為陸軍名將,帝國功臣,為天皇陛下大東亞聖戰做出卓越貢獻的優秀子民,並頒發皇家勳章,岡村寧次得意的微笑了,這一切,都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也是他最想要的結果,他得到了一切,包括榮譽。

但岡村寧次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傢伙,他趁熱打鐵,給大本營回電,除了表示感激涕零,為天皇陛下效忠的決心之後,分析一遍華北的局勢,開始提條件,要求國內給華北派遣軍增加兵力,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飛機或者大炮、坦克車都要,多多益善。

日軍大本營回電,可以給華北派遣軍增加兵力和裝備,但是得等,國內新組建的師團,還沒有組建完畢,至少要在今年八月末,才能開赴華北,岡村寧次等不得了,他接到了讓他坐立不安,心急如焚,極其不利的訊息。

唐秋離在陝西黃河防線,大舉增加兵力,各個主要渡口,都有新的部隊源源不斷開來,數量和番號不詳,實際上,這是唐秋離給岡村寧次燒的一把火,就是讓岡村寧次以現有的兵力渡河攻擊,不必等待關東軍部隊的到來,再加上近幾天,關東軍南下的步伐加快,他就不相信老鬼子岡村寧次不動心。

陝西境內,近期混進來大批的日軍特務,情況早就被特勤局掌握,唐秋離命令孫振邦部隊,隱藏在定邊民間武裝之中,他指示特勤局,不要驚動日本特務,讓這些信使把情報帶回去,這是現代版本的“蔣幹盜書”,黃河防線以及陝西境內,沒有獨立師主力部隊,只有民間武裝,足以吊起岡村寧次的胃口,促使他儘快動手。

唐秋離並不知道日本大本營會議的內幕,他在陝西吳堡,忙著部署兵力,利用日本特務給岡村寧次挖坑,他還不知道,此時的南京,烏雲翻滾,正有一股暗流在悄悄湧動,目標就是他自己。

自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初,淞滬會戰第三階段打響,到月底結束,日軍沒要佔到任何便宜倉惶撤退,整整半年多的時間,日本人在淞滬方向,再也沒要任何軍事行動,連一直幽靈般晃盪在吳淞口外海的日本軍艦,也不見了蹤影,南京國府和駐守淞滬地區的中央軍部隊,盤弓臥馬,提心吊膽的等待了一個多月,也沒等來日本人的槍炮聲。

忐忑不安的一九三八年春節,也是平靜如常,南京國府從上到下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日本人不敢來了,京滬杭一帶,又恢復了昔日的繁華和喧鬧,買賣照做,投機商們照樣買空賣空,幫會頭子依舊開香堂收徒弟,忙著火併爭地盤兒,普通老百姓,也為了衣食住行而忙碌,幾個月前的戰爭,彷彿是在很遙遠的過去發生的。

南京國府的高官們,依然勾心鬥角,逛花樓喝花酒,已經忘了槍炮聲,而此時的華北,唐秋離和他麾下的幾十萬部隊,正和日本人打得難解難分,處處硝煙,屍橫遍野,表面上沒有日本人的威脅,國府內的一些大員們,開始琢磨起名聲越來越大,權力無限膨脹,地盤越打越多的唐秋離來。

沒事兒就湊到一起,瞪大眼睛尋找唐秋離的破綻,逐漸形成了一個倒唐的小集團,可怕的是,這個集團的成員,都是南京國府內,掌握實際權力的高官亦或是大員,他們對國府的政策走向,對日本政府的態度,不可避免的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幾乎成為國府決策的主流意見,也逐漸受到蔣委員長的重視。

(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線內幕

第六百八十七章南線內幕

唐秋離在華北與日本人拼命,南方戰線平靜已久,似乎日本人的威脅已經遠去,難免有人出來生事,多是眼紅唐秋離目前掌握的實權,還有就是何應欽亦或是陳果夫的好友舊屬,這幫人平素也大多政見不合,勾心鬥角,互有傾軋,因為唐秋離一人的原因,竟致捐棄前嫌,擰成一股繩,多方攻擊唐秋離,由此可見,唐秋離在北方的崛起,似乎極大的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

細究起來,大多與唐秋離無怨無恨,無非利益驅使罷了,除了何應欽和陳果夫的鐵桿人物,必欲除掉唐秋離而後快,就這樣一些人,佔居國府高位,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他們的態度,也必然會對國府的對外政策產生影響。

蔣委員長也注意到了這股反對唐秋離的勢力,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