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岡村寧次,還沒有喪失信心,還沒有輸光本錢,太原周邊還有十餘萬兵力,儘可以與唐秋離周旋到底,還有後援的關東軍南下部隊,想到這次黃河岸邊的慘敗,將陷他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心裡就湧上一股狠勁兒,貪功冒進是有的,縱觀當時山西的戰局,自己的部署絕無錯誤,哪想到唐秋離給自己設計這麼大一個局,用整個山西做誘餌。
接到岡村寧次的命令後,晉南風陵渡一帶的兩萬多日軍,立即緊急回撤太原,可他們走不了了,常風帶領黃崖洞兩個主力野戰旅以及新組建的六個野戰旅,組成的太行山區野戰兵團,除去北上呂梁山區切斷岡村寧次退路的四個旅之外,剩下的四個旅五萬餘人,以經把日軍返回太原的所有通道切斷,沿著垣曲、絳縣、侯馬、曲沃、謖山,組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
而岡村寧次帶領不到七千人的殘兵,撤退的更快,卻也難逃唐秋離佈下的天羅地網,剛剛接近呂梁山區時,一頭撞上嚴陣以待的太行山區野戰兵團四個旅五萬餘人的兵力,急紅眼的岡村寧次,指揮部隊猛攻太行山區野戰兵團截擊陣地,以區區七千餘人,硬攻五萬餘人的防線,和找死差不多。
任憑日軍士兵多麼悍勇不畏死,也無法抵消數量和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岡村寧次見突圍無望,率軍退守至信義一線,固守待援,他的唯一可指望上的援兵,是散落在呂梁山區,追剿獨立師小股部隊的一萬餘人,至於太原周邊的部隊,還在集結中,還在被神出鬼沒的特戰支隊各分隊糾纏、遲滯中,能出兵救援的時間還真不敢確定。
接到救援命令的日軍各部隊,立即放棄與獨立師小股部隊交戰,以馬坊為集結點,不顧一切的往西突擊,企圖開啟一道缺口,把岡村寧次拉出來,截擊日軍退往太原的常風太行山野戰兵團一部,立即分兵兩個旅,在大武一帶,把這股日軍截住,散佈在呂梁山區的獨立師三十幾個連隊五千餘人,又從後面把這股日軍包圍,呂梁山區形成敵我犬牙交錯的局面,總體來說,獨立師部隊佔據上風。
唐秋離比岡村寧次還要著急,一旦太原方向的十餘萬日軍壓過來,就是一個膠著、糾纏的局面,他想盡快解決包圍的三萬五千多名日軍,好騰出手來東渡黃河,趁著太原周邊的日軍到來之前,徹底解決岡村寧次所部日軍,晉南的局面非常好,常風指揮的四個旅和孫振邦指揮的兩個旅,共計七萬餘人的兵力,把兩萬多日軍緊緊包圍在聞喜一帶,全殲這股日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事與願違,被包圍的日軍秋田師團和其他日軍,是關東軍的精銳甲等師團,戰鬥力強悍,作戰意志頑強,唐秋離指揮新編的六個旅部隊,從各個方向猛攻日軍防守的陣地,一天下來,互有傷亡,依然無法突破日軍陣地,被優勢兵力包圍的日軍,竟然發起了多次反突擊,悍不畏死的日軍士兵,發起集團衝鋒,雖然被猛烈的炮火打得屍橫遍野,也給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唐秋離深深感悟到,新組建的部隊,無論戰士們的作戰精神多麼勇敢,也無法彌補缺乏實戰經驗帶來的缺陷,如果這是獨立師那些老牌旅,只要三個旅的兵力,完全可以解決掉這些日軍,他暗自慶幸,日軍沒有重火力,沒有炮兵,而自己手裡的炮兵就有兩個旅,否則,部隊的傷亡會大得多,被突破阻擊線都說不定。
他原計劃用三天時間,解決這股日軍,打了三天之後,連日軍的外圍陣地都沒有突破,各旅長產生急躁情緒,部隊是傷亡驟增,唐秋離馬上命令停止進攻,他來到前沿陣地,仔細觀察日軍的防守情況。
打了三天,三萬五千餘日軍,所剩兵力不到兩萬人,可絲毫沒有亂象,倉卒之際,環形工事、隱蔽部、火力支撐點、連環地堡群、交通壕等防禦設施全都建立起來,野戰工事構築得一看就是行家,唐秋離暗自佩服,關東軍不愧是日軍的精銳部隊,從軍官到士兵,整體上優於華北的日軍部隊,不單單是戰鬥意志,還有軍官的指揮能力,士兵的訓練素質、單兵作戰能力等,如果他們有重炮提供火力掩護和壓制,自己至少需要九個旅的部隊,才能把他們包圍消滅。
苦守在信義的岡村寧次,得到了援兵,這是從柳林渡口撤退下來的部隊,經過多日的消耗,已經不足一個師團的兵力,不管怎麼說,在陰雲密佈的天氣中,總算看到一縷陽光,足以讓岡村寧次欣慰,他的手裡,怎麼也有一萬六千多人了,可以作用。
岡村寧次清醒地意識到了危險,滯留在信義的時間越長,被合圍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唐秋離的部隊合圍上來,自己就是長翅膀也難以逃脫,他指揮部隊不顧傷亡,拼死往太原方向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