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院,一路同行,從太原啟程後,沒有直接回定邊,而是繞道晉北朔州,在偏關渡過黃河,經鄂爾多斯、榆林、靖邊回到定邊。

這是梅婷的主意,順便考察一下民情、民意,和地理風貌,蔣百里更是老夫聊發少年狂,欣然應允,一老兩少帶著一營兵,施施然繞個大圈子,沿途遊山玩水,逢到村鎮就住下,歷時十幾天時間,行程近千里,才回到定邊。

唐秋離看著電報,驚出一身冷汗,暗自埋怨蔣百里,梅家姐妹少年心xing,貪玩兒也就罷了,您老人家都這麼大歲數了,還跟著湊熱鬧,晉北的朔州和內méng古的鄂爾多斯地區,情況比較複雜,日本人在兩地的潛藏勢力還沒有徹底根除,尤其是鄂爾多斯屬於民族地區,受外méng古鬧騰獨立的影響,對國民政fu的敵對心理比較嚴重,要是日本特務來個埋伏暗殺什麼的,出現危險,自己還不心疼死,尤其是梅婷的肚子裡,還懷著自己的孩子。

他親筆給梅婷和梅雪寫了一封信,大發雷霆,勒令姐妹倆,沒有他的允許,不得出定邊半步,任何行動,都要經過自己的允許,梅婷安心靜養,梅雪回到軍事學院,繼續未完成的學業,還給定邊特勤局局長劉闖山發去一道密令,對梅家姐妹倆,採取特級保護措施,出現一點兒問題,唯你劉闖山試問。

梅婷和梅雪在家裡看完唐秋離滿篇威脅語氣的信,笑得huā枝luàn顫,不但沒有生氣,心裡到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油然而生,心愛的男人這麼重視自己,有被關心的感動,唐秋離也是害怕,他總覺得在天津一晚,那個夢不是什麼好兆頭,失去了一個戀人,梅婷和梅雪不能再出現任何危險。

國內對於收復華北大力慶祝,舉國歡騰,國際上,也對這場事關中日戰爭前景的大戰,頗多評論,英國《泰晤士報》寫到:“發生在遠東中國華北的這次戰役,從某種意義上說,改變了人們對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前景的固有看法,”美國《華盛頓郵報》寫到:“日本人嘗試全面佔領中華民國的計劃,遭到慘重失敗,中華民國政fu軍所表現出的戰鬥力,讓人難以置信。”

法國的《自由法蘭西報》評論到:“毋庸諱言,日本人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中華民國出現一位傳奇將軍,成了日本人的惡夢,”德國柏林元首府,希特勒對他的機要秘書說道:“馬上去電報給我們駐華大使,要搞清那個叫唐秋離的中國將軍的所有資料,”這是唐秋離第一次走進,這位被當時的德國人視為救星的元首的視線裡,並深深紮下根兒。

也許,此時的希特勒在考慮,倘若德意志帝國需要在東方有一個盟友,中國人顯然比那些只配在海邊打魚的日本人要強得多,中國人是特殊的、優秀的有sè人種,讓一貫強調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徹底的種族主義者希特勒得出這樣的評價,不是容易的事情。

這大概開始於一戰結束之後,那時還是個失業者的希特勒先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窮困潦倒、衣食無著的時候,得到了一個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無si的東方式的關懷分不開,縱觀希特勒在二戰期間的表現,對其他種族尤其是猶太人,殺起來毫不手軟,對中國人卻是另眼相看。

不但提供大量的對華軍事援助,大量招收中國留學生,派高階職業軍官幫助國民政fu訓練軍隊,甚至親自參與指揮作戰,還幫助當時的民國政fu,沿著長江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軍工企業,使其成為八年抗戰的堅強後盾,淞滬之戰時,蔣委員長就是拿出了全部德式裝備的中央軍,與日本人死磕。

所謂的“結下善因,必得善果,”一戶中國家庭的善良之舉,恩澤了在德國的所有華人,中國人的善良,有的時候,讓人感動,而日本人卻不明白這一點,到那都是一副暴發戶、土財主的嘴臉,著實令人討厭。

蘇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斯大林辦公室,世界**人的老大,正在對蘇聯遠東軍事情報總局的幾個頭頭jiāo代任務,“想盡一切辦法,要搞清楚這場戰役雙方的損失和裝備對比情況,以及雙方的下一步軍事行動,搞清楚這個叫唐秋離的中國將軍的身份背景,搞清楚如果他取代了日本關東軍在滿洲的地位,對我國的西伯利亞以及外méng古的威脅,是否大過日本人?”

斯大林的話,就是命令,在普通人眼裡,無非是一場戰役的勝負問題,可在斯大林的眼裡,首先想到的是,在蘇聯邊境,倘若出現一個比日本關東軍還要難對付的對手,蘇聯應該如何應對,他很清楚,俄國在歷史上,對中國欠了多少賬,不但是他,就連他理論和行動上的老師列寧也知道。

他自己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