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耳邊,小聲說道:“司令官,接到前沿部隊的報告,對岸的蘇軍有異常舉動!”
孫振邦猛地停下了動作,擦把汗,沒有驚動其他人,帶著兩名警衛員,急忙回到指揮部所在的掩蔽部,走在路上,他心裡犯嘀咕,“難道是蘇軍準備進攻了,不對呀,消停了大半天,老毛子沒有晚上進攻的道理啊?再說,也沒有槍炮聲傳來,發現部隊挖掘交通壕的意圖了,那也應該用炮火轟擊,破壞我的舉動啊?”
進了掩蔽部,孫振邦趴在瞭望口,舉起望遠鏡,觀察對面蘇軍陣地的動靜,他看到,漠漠的夜色之中,一串串不是很密集的燈光,由遠及近,隨後,傳來卡車的發動機聲,蘇軍士兵的吵嚷聲,而且,遠處,還有燈光不時的閃現,一片接著一片。
孫振邦扔下望遠鏡,叨咕一句,“媽的,是蘇軍的援兵到了,數量還不少!最起碼有五六個師的兵力,參謀!參謀!馬上把這個情況,上報給師長,蘇軍第二梯隊,抵達色愣格河一線,初步估計,兵力為五至六個師!”
接到電報的唐秋離,不禁大皺眉頭,他命令孫振邦部隊,放棄彈性防禦,堅守色愣格河阻擊線,是基於現有蘇軍部隊的基礎之上的,現在,蘇軍後續部隊上來了,而且,兵力還達到五六個師,這就意味著,原來抗擊蘇軍四個機械化師的孫振邦,現在,要阻擊蘇軍十個步兵師,十六萬人左右,蘇軍的兵力,是孫振邦的三倍以上。
唐秋離有些猶豫了,他想要再次改變命令,命令孫振邦的部隊,還是執行彈性防禦的戰術,可軍令兩日三變,朝令夕改,是指揮官的大忌,也會讓一線的指揮官無所適從,不改變命令,面對兵力超過自己三倍以上的蘇軍,孫振邦能扛得住嗎?
唐秋離頗為苦惱,都是手裡可用兵力過少鬧的,假若唐秋離知道,蘇軍後續部隊,不是五六個師,而是九個步兵師,他會毫不猶豫的改變命令,並且,會命令正在急行軍趕往色愣格河戰場的直屬兵團第一旅和第二旅,就地構築阻擊線,接應孫振邦的部隊。
但是,蘇軍後續部隊,是夜間來到的,情報不可能這麼快,就落到唐秋離的手裡,也就促使他,放棄了改變命令的想法,命令邊防軍參謀長王俊,給孫振邦回電,“密切關注蘇軍動向,劉粹剛的航空兵,會為你部提供空中火力支援,馬上建立有效的地空聯絡網,”外蒙古戰役結束之後,每當唐秋離回想起來的時候,都不禁捏一把汗。
處理完孫振邦的電報,看看手錶,已經是九月二十日夜裡十點多鐘了,唐秋離不禁打個哈氣,感覺腦袋有些發脹,關在這間臨時指揮部裡十幾個小時,正要出去透透氣,門外傳來報告聲,“報告師長,接到第三騎兵旅曾仕強旅的緊急電報!”
“第三騎兵旅的曾仕強?他不是渡過色愣格河北岸去了嗎?會有什麼緊急情況?莫非,發現了蘇軍的其他部隊,在關鍵的時刻,可千萬不要節外生枝啊!”唐秋離一愣,心裡有些忐忑起來,“進來!”他喊道。
一個上尉參謀進來,遞給唐秋離一份電報,他急忙接過來,“師長,我第三騎兵旅,進入到色愣格河北岸地區之後,原來的計劃是,深入蘇軍大後方,繞過蘇軍正面部隊,襲擊蘇軍的運輸車隊和後勤補給線,但是,我旅在隱蔽運動的途中,於色愣格河我軍防線左翼八十餘公里處,烏日根塔拉一帶,發現蘇軍部隊,兵力為兩個步兵師左右,沒有發現坦克和裝甲部隊。”
“自發現目標後,我派出騎兵偵察隊,對蘇軍的行軍方向進行跟蹤偵察,發現,這股蘇軍部隊的行軍方向,為外蒙古西部地區,第三騎兵旅全體官兵,一致請戰,尾隨、襲擾、疲憊,直至最後全殲這個兩個師的蘇軍,作戰方案,旅作戰科正在制定,隨後上報,望師長批准!”
先不管曾仕強的請戰要求,首先,這兩個師蘇軍的動作,就讓唐秋離大惑不解,現在的主戰場,在色愣格河一線,孤零零的兩個蘇軍步兵師,不在主戰場,往外蒙古西部跑,他們要幹什麼?
唐秋離立即在地圖上,找到了烏日根塔拉,看到地圖上的地形條件,他更不解了,諸多想法和判斷,一一閃現在腦海裡。
難道,是想繞開孫振邦的正面防線,迂迴包圍他的部隊,亦或是直取庫倫,這也不對勁兒啊,迂迴包抄應該是兩翼同時進行,再說了,雙方都集結了增兵,兩個步兵師,充其量也就兩萬多不到三萬兵力,能有什麼大的作用,而且,烏日根塔拉到庫倫,沿途還有外蒙古邊防軍的地方守備部隊。
一路消耗下來,到了庫倫附近,兩個師的蘇軍,還能剩下多少兵力,還有進攻庫倫的能力嗎,而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