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阻擊來自日本本土的日軍援兵。
“這個馬朝陽啊,胃口不小。倒是給我出來個難題!”唐秋泉自言自語道,“參謀長,你對馬朝陽的這個新計劃,有什麼看法?”他轉頭,問參謀長辛喜國少將道。
辛喜國謹慎的說道:“司令官。馬司令官的新戰役計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後續效應。單就朝鮮半島現有日軍而言。不值得投入如此長時間的消耗,東南機動兵團現有十個旅的兵力,與日軍蝟集在朝鮮半島最南端的兵力相當,輔之以絕對的制空權,艦隊艦炮的火力支援,攻克木浦。費不了多長時間,再加上從群山方向南下的三個旅,夾擊光州和釜山等地,一個月之內。朝鮮半島戰事可定!”
“但我仔細分析過,這個新作戰計劃,其最大的亮點在於後續效應,來自日本本土的日軍援兵,如果木浦戰場打成一場消耗戰,則勢必影響到,日軍大本營對東北戰場的兵力支援,乃至於,最終削弱日本本土的防衛力量,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圍點打援,這個後續效果,可是夠大膽的,我個人非常讚賞馬司令官的勇氣!”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預計到,東南機動兵團仁川方向的登陸部隊三個旅,北上攻擊,如此一來,朝鮮半島戰場,就分成了南北兩大塊兒,木浦方向的部隊,沒有後續的兵力,一旦日軍大本營,下決心要奪回朝鮮半島,擊退或者是重創我軍,勢必要加大兵力的投入,而日軍投入的兵力,如果超過了馬司令官現在指揮的兵力,就不是消耗那麼簡單了!”
唐秋泉目光炯炯的看著辛喜國,問道:“參謀長,你的意見呢?”
辛喜國簡潔的回答道:“此戰可行,但必須有足夠的後續援軍,一旦日軍投入到木浦戰場的兵力,超過東南機動兵團,我們也會迅速的增兵!”
停頓一下,辛喜國又擔憂的說道:“司令官,據我所知,參加北方戰役的所有部隊,都各自有明確作戰目標,與關東軍相比,兵力佔優,但並不懸殊,唯一沒有暴露出來的直屬兵團,是師長為南次郎和載仁準備的殺手,不可能調到朝鮮半島戰場,所謂的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就是我的意見!”
唐秋泉明白,辛喜國贊同馬朝陽的新作戰計劃,但有個前提條件,必須有後備兵力,隨時增援東南機動兵團,這與自己的思路,相當吻合,必須有足夠的後備兵力,作為馬朝陽新作戰計劃的保證,也許,木浦戰場,會牽動日本國內的相當一部分後備兵員,戰場在木浦,影響的,卻是日本本土。
對於有辛喜國這樣的參謀長,唐秋泉非常滿意,幾句話,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點,他笑著說道:“參謀長,就將你剛才的意見,整理一下,儘量簡明扼要,說明我們的態度,作為渡海戰役指揮部的意見,上報到師指吧!”
辛喜國答應一聲,轉身就要出去,又被唐秋泉喊住了,“等一下參謀長!”
辛喜國回身,“司令官,您還有什麼命令?”他問道。
唐秋泉說道:“在給師指的電報之中,加上我們渡海戰役指揮部的建議,現中南半島暫時無戰事,蘇魯機動兵團、淞滬守備兵團,即可擔負中南半島之守備任務,渡海戰役指揮部提請師指,是否可以考慮,調李洪剛的第二十九兵團北上,作為朝鮮半島戰場的戰役總預備隊!”
“此外,渡海戰役指揮部全體,從明天開始,離開青島開赴朝鮮半島之木浦,統一協調陸海軍以及航空兵各部隊的作戰行動,妥否,請師指批示!”
馬朝陽和唐秋泉的電報,先後相隔了一個多小時,相繼到了坐鎮蒙東開魯縣城的唐秋離手裡,首先是馬朝陽的電報,他反覆看了幾遍,委實難以決斷。
唐秋離對於朝鮮半島戰事的計劃,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來,日本朝鮮駐屯軍司令官田中新一大將,捨棄了仁川以北大約十餘萬部隊,佔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退守釜山至木浦一線,實力大損,而東南機動兵團擁有十二個旅,再加上海軍陸戰隊的三個旅,十五個旅超過十八萬人的兵力。
並且,掌握了絕對制空權,航空兵機群,可以為地面部隊,提供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再在海軍艦隊的配合下,具備了在釜山至木浦一線,迅速聚殲日本朝鮮駐屯軍的可能,而後,以兩到三個旅的兵力,在釜山、光州、木浦一線,採取守勢,阻擊日本本土而來的援軍,主力則是迅疾北上,堵住日本遠東派遣軍退往東北境內的退路。
馬朝陽制定的新的木浦戰役計劃,從實質內容上來說,完全違背了自己,當初制定北方戰役計劃的本身,按照唐秋離的設想,東南機動兵團,儘快結束朝鮮半島戰事,而後,騰出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