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唐秋離看完關於今天上午,馬尼拉方向外圍發生的戰鬥情報之後,忍不住扼腕嘆息,對參謀長趙玉和說道:“玉和,從剛剛結束的馬尼拉戰鬥情況來看,麥克阿瑟此人用兵,實在是不敢恭維,他錯失良機了!”
趙玉和深有同感,回答道:“是的師長,我也有相同的看法,日軍第十四軍以七萬之眾,攻擊馬尼拉一線十幾萬美菲軍,本來就是以寡擊眾,而且,是經過二百餘公里的長途行軍,到達馬尼拉外圍的時候,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那個春田佳彥更是瘋狂,竟然在沒有炮火準備、部隊沒有做任何休息的情況下,馬上發起攻擊!”
“任何一名正常狀態下的指揮官,都不會這樣做,本來,這是美軍一個絕佳的反擊機會,如果計劃得當。日軍第十四軍至少要承受幾萬人的傷亡,但事實恰恰相反,美軍的防線,被長途奔襲而立的劣勢日軍,打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根據情報處的情報,麥克阿瑟被迫動用了所有的戰略預備隊,才勉強擊退春田佳彥所部日軍的進攻,師長。我無法理解,麥克阿瑟這仗是怎麼打的?”
唐秋離輕輕的搖著頭,說道:“毫不奇怪,就麥克阿瑟本人來說,政客的成分。要多於軍人的本質,耍陰謀詭計他更擅長。他不是沒想到這是個機會。但他更擔心,偷雞不成蝕把米,權衡之下,還是以緊守防線最為穩妥,其不知,戰爭本身就是一種冒險的博弈。美國人喪失了在呂宋島戰場上,可以緩解危局的唯一機會。”
趙玉和還要發表自己的見解,參謀處處長葛振壯上校和通訊處處長陳峰上校,兩人一起來到了師長辦公室。陳峰說道:“師長,剛剛接到情報處發來的一份情報,增援呂宋島戰場的英澳軍十萬人,已經從澳大利亞,預計在八月十八或者是十九日,即可抵達呂宋島。”
唐秋離接過電報,仔細的看了一遍,頗有些感慨的對三名下屬說道:“十萬英澳軍部隊,離開澳大利亞,日本人的計劃,也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隨之而來的,是日軍對澳大利亞的全力進攻,美國人和日本人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較量,可以進入尾聲了,毫無疑問,日軍完勝!”
參謀處處長葛振壯上校,有些懷疑師長的判斷,說道:“師長,澳洲大陸幅員遼闊,地形條件複雜,戰略迴旋的空間很大,根據情報顯示,英澳軍還有六萬對部隊,留在當地,再加上英國人在此地經營多年,即使是日軍投入大量的兵力,想要在短時間內結束澳洲戰役,恐怕也不能這麼輕鬆吧,根據我的判斷,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澳洲戰場,還不能看出最終的結果!”
說完,葛振壯又補充道:“當然,這僅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還請師長指正!”
通訊處處長陳峰上校,掌管獨立師通訊機要,對於戰役和戰略層面上的東西,向來是不輕易發表意見,倒不是隔行如隔山,而是性格使然,但是,參謀長趙玉和少將的想法,與葛振壯基本一致,他也不認為,澳洲大陸很快就會落入日本人之手,打個一兩年時間,還是正常的。
唐秋離笑了,半調侃似的說道:“振壯,自從你擔任參謀處處長以來,還是第一次在我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非常不錯,這一點,你要跟你的前任於光涵、楊克天,特別是趙參謀長學,敢於跟我唱反調!”
葛振壯憨厚的一笑,說道:“師長,我倒是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澳大利亞那麼一大塊地方,日本人要想在很短時間內全部佔領,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何況,還有呂宋島上的二十多萬麥克阿瑟指揮的部隊,隨時都可回援澳洲,要是我指揮六萬多部隊,能和日軍周旋三年以上的時間!”
幾個人都笑起來,老實憨厚的葛振壯,都有如此的豪情壯志,要是換上獨立師任意一位兵團司令官,恐怕日軍想要登上澳洲的土地,都是一件非困難的事情。
唐秋離一邊笑一邊說道:“我得出這結論,是根據呂宋島戰場現狀而言的,很簡單,麥克阿瑟就算是得到了十萬援軍,也是必敗無疑,因為,堅守馬尼拉本身就是個錯誤的決策,太平洋上的制海權,控制在日本海軍手裡,呂宋島上的盟軍部隊,根本沒有回援澳大利亞的可能。”
“所以,澳洲是個孤島,即得不到美國本土的兵力和物資支援,也得不到外來力量的補充,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現在印度大陸西部,英國殖民地的補給,可是,我們剛剛給英國人送過去幾千萬原住民,此時的英國人,應該為解決多出這些張嘴的問題,而大傷腦筋呢!”
說道這裡,唐秋離突然停下來,露出思索的表情,幾個聽得聚精會神的軍官,莫名其妙的看著走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