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前,我還可以得出判斷,現在嗎,我也無法判斷那位頭痛的斯大林,會如何讓出牌,對了,直屬兵團追擊部隊,在減緩對蘇聯外蒙古方面軍的追擊速度之後,戰場情況如何?在烏拉爾山脈和唐努山脈的幾個旅,虛張聲勢已經很長時間了,怎麼似乎沒有什麼效果啊?”
趙玉和回答道:“師長,情況是這樣的,今天接到直屬兵團追擊部隊的電報,我們的部隊減緩追擊速度之後,蘇軍的撤離速度明顯加快,不過,此前特戰支隊對道路和橋樑的破壞,非常徹底,成為阻礙蘇軍行軍速度的主要原因!”
“至於在烏拉爾山脈和唐努山脈,故佈疑陣的部隊,是否被蘇軍發現,我也去過電報詢問,各部隊的回電,幾乎一致,未發現烏拉爾山脈以西的蘇軍部隊,任何動向,這種現象,的確令人費解啊?”
唐秋離搖搖頭,也是非常困惑,戰場上的變化,真是難以琢磨,有意隱蔽部隊的蹤跡,反而容易暴露,故意暴露,卻不被蘇軍發覺,那個斯大林,在想什麼,幾萬人大張旗鼓的在建立阻擊線,很長時間了,難道,還沒有驚動蘇軍?
這一次。唐秋離判斷錯了,而且,還是非常的錯誤,不過,這個錯誤不影響到戰局。
蘇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全蘇聯最高統帥部統帥斯大林的辦公室,他的辦公桌上。放著幾封電報,蘇軍總參謀長彼得羅希洛夫元帥,蘇共政治局委員,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蘇聯空軍總司令科斯塔迪諾夫大將。新任蘇軍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局長康斯洛夫上將,蘇聯莫斯科軍區司令員巴達琴科大將等人。一臉難看。沉默的坐在沙發上。
這幾封電報,都不是什麼好訊息,最上面的那封,是遠東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大將,幾天前親自拍發的,這也是令斯大林和在場的蘇聯軍政高官們。最為難的一封電報。
是否救援遠東方面軍,成了斯大林和極為順利軍政大佬們,這幾天最煎熬的事情,尤其是總參謀長彼得羅希洛夫元帥。斯大林同志是戰略大方向的制定者,自己卻是具體的協調和執行者,很多決定性的意見,都要讓自己先拿出來,交由政治局討論,為這,沒把彼得羅希洛夫元帥給逼瘋嘍。
不過幾天的工夫,元帥同志就是眼窩深陷,一臉的憔悴,正如唐秋離預料的那樣,蘇聯的最高決策層,陷入了一個死結,兩難選擇的怪圈兒!
這件事兒還沒理出個頭緒,昨天,又接到空軍的一份情報,“統帥部,我空軍偵察機發現,在烏拉爾山脈以及唐努山脈一線,發現大批的獨立師部隊,正在構築陣地,根據空中偵察情況判斷,獨立師部隊在兩地的兵力,約為二十個師左右!”
這份情報,在已經焦頭爛額的斯大林和蘇聯軍政大佬們的頭上,又狠狠的劈了一記焦雷,遠東方面軍的事情,還沒研究出個萬全之策,那個中國人唐秋離的部隊,又在東方蘇軍部隊,返回歐洲戰場的必經之路上,設定了障礙,二十個師,那就是三十多萬接近四十萬的兵力,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遠東方面軍的問題,還沒有穩妥的解決辦法,外蒙古方面軍有將遇到難題。
若是放在以前,中國人這點兒兵力,不會放在蘇聯諸位高官們的眼睛裡,幾百萬大軍直接碾壓過去就是了,可偏偏是在這要命的檔口,那個可惡的中國人,來了這麼一手,難以置信啊,與唐秋離有著不解世仇的日本人,竟然出奇的配合默契,難道,亞洲大陸上,兩個死敵國家,暗地裡聯起手來對付蘇聯紅軍,這種想法,未免令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聯高層大佬們,脊樑骨冒涼風!
東方戰場上的形式,錯綜複雜得如同一盤亂糟糟的棋局,蘇日中三方勢力攪合在一起,激起漫天的風雲,但總體來說,還是對蘇聯人不利,否則,斯大林也不會夜不成寐、憂心忡忡了,光是東方的戰局,還不至於令這位蘇聯的強人如此焦頭爛額,攻勢兇猛、推進迅速,破蘇軍如卷席的德國人,才是迫在眉睫的眼前大患。
可是,解決日益迫近的德軍攻擊,又離不開東方的四個方面軍,於是乎,斯大林陷入了一個解不開的怪圈兒之中,這是個滕繞絲纏的怪圈兒,在東方戰場上,無論是日本人還是唐秋離,單獨一個,都是不蘇軍的對手,但現在,都成了蘇聯的對手,而且,是能至蘇聯於死命的對手。
斯大林百思而不得其解,世仇的日本人和唐秋離,怎麼就會不謀而合的,一起向東方的蘇聯軍隊發難,而且,戰場還劃分的非常清晰,在外蒙古地區,唐秋離的部隊,主要是纏住華西列夫斯基的外蒙古方面軍,在遠東戰場,日本人即將合圍朱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