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仁親王!”
趙玉和點點頭,回答道:“是的師長,他最新的頭銜是,日軍遠東戰役總司令官,統一指揮關東軍,日本遠東派遣軍以及朝鮮駐屯軍部隊!”
唐秋離若有所思,“載仁是個很有謀略的日軍高階將領,比如這一次,給朱可夫部隊設計的大圈套,就堪稱完美,連我們不都是被他給利用一把了嗎,關東軍既然敢於發起全線進攻,就意味著,載仁要收網了,告訴情報處,對此人要多加關注,他會是我們收復東北的強勁對手!”
停頓一下,唐秋離忽然問道:“玉和,還有其他方面的情報嗎?”他問道。
“有,東指偵察部隊發現,日本遠東方面軍和朝鮮駐屯軍部隊,均在同一時間,派出輕裝步兵部隊,取捷徑趕赴遠東戰場,兵力大約在五十萬人左右,目前,日軍的兩支先頭部隊,均以抵近遠東戰場一百五十公里範圍內!”趙玉和精確的回答道。
唐秋離嘆息一聲,“如此,載仁的大網,可謂是天衣無縫了,朱可夫有難了,後有關東軍糾纏不休,前有輕裝部隊堵截,只需擋住撤退的蘇軍一天左右的時間,日軍兩路包抄部隊的主力,就會趕到,載仁這一手,很是精妙啊?”
不過,唐秋離讚歎之餘,還是疑惑的自問:“難道,以朱可夫豐富的指揮經驗,沒有覺察出這個巨大的危險?”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 該死的地雷
若說朱可夫沒有看破關東軍,以久戰力疲之師,有了半身而退的機會,卻不利用,還這般死纏爛打,唐秋離絕對不相信,以朱可夫的軍事才能,早就應該嗅出其中的陰謀味道,但是,為什麼到至今,還沒有采取相應的對策,致使遠東方面軍還留在險地,是什麼影響了朱可夫對戰場局勢的判斷?
唐秋離心裡很是不解,其實,這其中還有他自己的一份功勞在內,如果不是劉鐵漢指揮的部隊,突然出現在赤塔至伊爾庫茨克一線,吸引了朱可夫的全部注意力,載仁親王的暗度陳倉之計,肯定會提前暴露,至少在三天前,朱可夫就能覺察到,彼時,遠東方面軍若想脫身,還有幾分可能,但現在嗎,沒機會了!
不過,根據唐秋離對朱可夫的瞭解,此刻,這位蘇軍在東方地區的最高指揮官,應該意識到了危險,“玉和,劉副師長有沒有訊息報告,蘇聯外興安嶺方面軍和貝加爾湖方面軍,是否有回援朱可夫部隊的跡象?”他問道。
蘇軍兩個方面軍回援,是一個明顯的訊號,朱可夫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處境,以遠東方面軍一家之力,無法應對日軍的合圍,趙玉和搖搖頭,回答道:“師長,目前還沒有,劉副師長在兩個小時前,給師指來了電報,蘇聯外興安嶺方面軍和貝加爾湖方面軍主力部隊,從今天上午開始,集結重兵,分為六路,強行突破我們的封鎖線!”
唐秋離詫異的揚起眉毛,心頭一絲疑惑湧起,“難道。朱可夫認為,以遠東方面軍可以獨自應對日軍的三路合圍,還是他另有計劃?”不過,這一絲疑惑,他並沒有表露出來,無論蘇聯兩個方面軍部隊是否回援,都在兩難之間選擇,一方面是斯大林的死命令,等著東方的部隊回去救火,德**隊打得風生水起。蘇軍則節節敗退。
另一方面,是遠東方面軍即將面臨日軍的重兵合圍,救還是不救,相信不但朱可夫難以決斷,就連斯大林也頭疼不已。幾百萬蘇軍被牽制在遠東,和遠東方面軍面臨全軍的覆沒危險。這是一道無法選擇的題目。不管蘇軍動作如何,自己都可作壁上觀,趁機撿些便宜,部隊的損失不大,還能給蘇軍制造些麻煩,何樂不為!
“蘇軍強行突破的結果呢?”唐秋離拋開心頭的一絲疑惑。饒有興致的問道。
趙玉和“撲哧”一笑,“師長,結果不是早就在您的預料之中嗎,十幾萬顆地雷埋下去。用劉副師長的話說,萬雷齊爆,蘇軍血肉橫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前進半步,派出掃雷的工兵,又被咱們的狙擊手,打得死傷遍地,按照現在的速度,沒有個十幾天的時間,蘇軍別想透過赤塔至伊爾庫茨克地區!”
赤塔地區,蘇聯外興安嶺方面軍主要的透過地域,沒有炮火轟鳴,彈飛如雨的廝殺場面,也沒有橫亙在草原上和淺山、丘陵地帶的工事,只是不時有一連串的爆炸聲響起,土柱沖天,硝煙騰空,大地忽然咆哮起來,一朵朵土花怒放,蘇軍士兵乘坐的卡車,變成無數的零件兒,到處飛散,蘇軍士兵的殘值斷臂,丟擲老遠。
神出鬼沒的地雷,讓蘇軍吃盡了苦頭,毫無異狀的道路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蘇軍的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