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聲隆隆,比任何語言都具有說服力,玉和,此次談判,你是佔盡主場之利,再加上日本人的協助,我看,大概不用我出面,你就能把那個莫洛托夫煮熟嘍!”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 炮聲隆隆中的談判(上)
遠東戰場,炮聲震天,硝煙瀰漫,日軍與蘇軍打得難解難分,血肉橫飛,互有攻守,總體的態勢來說,蘇軍處於被動的局面,遠東方面軍被日軍四面八方圍攻,不斷的壓縮蘇軍的戰場空間,朱可夫只得命令部隊一退再退,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沒有強力外援,蘇聯遠東方面軍的敗亡,只是時日問題。
兩路援軍貌似強大,但被尾隨的獨立師部隊,分去一半兒的兵力,又連攻數日而不克日軍的阻擊,區區幾百公里的距離,變得十分遙遠,揮師猛攻日軍阻擊線的蘇聯外興安嶺方面軍基爾加寧大將,貝加爾湖方面軍司令員格雷加里夫大將,每天都會接到統帥部轉來的遠東戰場戰況通報,悲觀的情緒,在兩位蘇軍指揮官心裡滋長。
外蒙古戰場,蘇聯外蒙古方面軍撤離的速度緩慢,一方面是獨立師直屬兵團五個機械化步兵旅的不斷牽制,主要的原因,是外蒙古地區糟糕的道路情況,再加上楚天的特戰支隊大肆破壞,蘇軍幾乎是在修路的日子之中,一步步的靠近烏拉爾山脈和唐努山脈方向,只是,那就是終點嗎?
換做誰以前,蘇聯外蒙古方面軍司令員華西列夫斯基大將,肯定會這麼想,但是,現在卻不樂觀了,唐秋離的獨立師部隊,三十多個師數十萬士兵,正在自己的必經之路上,嚴陣以待,若想返回歐洲方向,一場惡戰在所難免,只是,結束惡戰的時間,卻不是自己能夠掌握的!
從遠東到外蒙古,到處都是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爭。蘇軍、日軍、唐秋離的獨立師部隊,三方几百萬士兵,在這廣袤的土地上,捉對廝殺,只不過,獨立師部隊更像是個旁觀者,亦或是對日軍和蘇軍都能產生威懾的力量。
就在這炮火連天,空氣之中,都帶著淡淡血腥味兒,春天的氣息。遲遲未到的季節裡,五月三十日清晨,一架來自莫斯科方向的軍用運輸機,在獨立師航空兵北方飛行集團,外蒙古巡航區一箇中隊戰鬥機的監視下。悄然降落在庫倫野戰機場,說是監視。可在斯大林談判全權代表。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看來,更像是在押解。
碩大而笨拙的軍用運輸機,機身劇烈顫抖之後,終於平穩的滑行在跑道上,莫洛托夫倚在舷窗前,心情複雜的。看著窗外飛掠而過的景物,一絲熟悉的感覺,從眼前掠過。
對於庫倫,莫洛托夫並不陌生。外蒙古能夠從中國分裂出去,自己不知道在其中做了多少手腳,蘇聯完全控制外蒙古之後,自己來庫倫的次數更多了,當然,每次來的目的對一樣,讓這塊兒從中國割下來的土地,完全按照蘇聯的意志,安排自己今後的方向,每一次到庫倫,莫洛托夫心情都極佳。
在誠惶誠恐的外蒙古的領導人面前,自己更像是個欽差大臣,帶著恩賜的心情而來,那個喬巴山、蘇赫?巴托爾,是堅定的**者,看向自己的眼神,只有崇拜和畏懼,可惜的是,在外蒙古地區叱吒風雲的兩個革命者,都已經成為往事,隨風而去,化為斑駁而零散的記憶,現在的外蒙古,現在的庫倫,是那個中國人唐秋離的天下。
故地重遊,故地已經換了人間,帶來的是不同的心境,自己不再是欽差大臣,相反,卻是拿著蘇聯的國家利益,來向敵人乞和的談判代表,莫洛托夫內心五味雜陳,“那個唐秋離,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到來?”莫洛托夫長嘆一聲,暗自想道,“與自己身份對等的歡迎場面,想都不要想!只希望別過於難堪就行!”
一剎那間,莫洛托夫有了屈辱的感覺,運輸機停穩,艙門開啟,收拾起情緒的莫洛托夫走在舷梯上,他的目光一凝,見到的場面,無論如何也與自己想象的對不上號。
沒有唐秋離用來炫耀武力的,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沒有頻繁起降的戰鬥機,偌大的機場,空蕩蕩的有些荒涼,更沒有看見一輛車或者是一個人在跑道盡頭,等著自己到來,一陣風吹過,讓莫洛托夫心中一涼,“難道,那個中國人唐秋離,是在用這種故意冷落的方式,來給自己難堪嗎?這就是中國人擅長的所謂‘下馬威’嗎?”一瞬間,他的內心,湧出無數種猜測。
此次跟隨莫洛托夫到庫倫的隨員不多,只有翻譯和警衛以及幾個助手,六七人而已,此刻,就站在空曠的機場跑道上,茫然的看著外蒙古五月,白雲朵朵的蔚藍天空,以及看不見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