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照收,玉和,下達命令,讓定邊航校,定邊軍事學院飛行分院和廣州軍事學院飛行分院,選派五百名二年級的學員,馬上趕赴德國學習,另外,命令巴特爾,從昆明裝甲兵學院裡,選派五百名二年級學員,同時趕赴德國學習,既然希特勒開了口,咱們就多送一倍的人去,反正費用德國人全包。”
趙玉和樂了,說道:“師長,您可真是會撿便宜,要是那位德國元首,看到您多加了五百人過去,肯定會後悔得心疼,有被吃大戶的感覺,但為什麼必須選派二年級的學員呢?”
唐秋離得意的一笑,說道:“可靠,學員們經過一年的學習,對我們獨立師有了認可和歸屬感,到了德國,才不會被迷惑,而且,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德國人也不敢小瞧咱們中國學員,玉和,跟你說,德國人的機械化大兵團快速突擊戰術,空坦配合戰術,在面前的世界上,還沒有那支軍隊超過他們,咱們不趁機學習,豈不是浪費了大好的機會!”
趙玉和樂得前仰後合,自己的師長,三個不肯吃虧的主兒,這不,馬上就找回來了,“師長,我們怎麼給德國人回電?”他問道。
唐秋離思索了一下,說道:“可以這樣回電,尊敬的元首閣下,得知貴國主力部隊,被牽制在英國本土戰場上,無法在今年三月底前,實施‘巴巴羅薩計劃’,作為老朋友,我深感遺憾,同時,也非常理解。”
“兵者,國之大事也,生死之地,不可不察,沒有必勝的把握,冒然興兵,並非明智之舉,對於即將進行的第三次外蒙古戰爭,也非常適用這句話,面對佔據絕對優勢的蘇軍,我會在部隊遭到重大損失之前,將部隊撤回內地,以避免與蘇軍進行力量懸殊的決戰,即便是放棄外蒙古地區,亦無不可。”
“而斯大林絕不會因為我國部隊回撤內地,而放棄遠東地區的軍事行動,則貴國盟友日本在遠東外興安嶺一線的關東軍部隊,勢必會成為斯大林的進攻目標,根據我個人的判斷,戰爭不會持續很久,屆時,國際局勢會有新的變化,相信以元首閣下的雄才大略,必會看出這一點。”
趙玉和笑了,說道:“師長,您這是給那位德國元首,製造緊張空氣啊!”
唐秋離也是一笑,說道:“無他,只不過是提醒我那位老朋友,別玩兒過了火,指望著我和斯大林打得兩敗俱傷,然後再坐收漁利,門兒都沒有,對了玉和,在電報裡,加上我增派五百名裝甲兵學院赴德的事情,別忘了感謝人家!”
德國,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看著總參謀長斯特朗斯元帥,送過來的一封電報,不由得面泛苦笑,左手中指揉著太陽穴,久久不發一語。
老朋友唐秋離的這封回電,含義也太多了,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的,自己這位中國老朋友,看破了自己的花招兒,隱晦的給自己定了個時間表,進攻蘇聯的時間,最遲也不要超過今年四月上旬。
自己這位老朋友,實在是太聰明瞭,他告訴自己,獨立師部隊,可以與蘇軍一戰,但絕不會糾纏過深,剩下的日本關東軍,不會在斯大林的手底下堅持多久,如果斯大林解決到東方的麻煩之後,肯定會把兵力調回歐洲方向,如果德軍不趁早動手,即使是在戰爭爆發初期,進展順利,一旦進入蘇聯國土縱深,就會遇到蘇軍來自東方部隊的強烈抵抗。
對俄國人的戰爭,打成什麼樣,誰也無法預料,他明白唐秋離的意思,可以為自己拖住四百萬蘇軍兩到三週的時間,剩下的事情,自己就看著辦吧,大不了放棄外蒙古地區,儲存實力,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反正是不會和四百萬蘇軍消耗得彼此精疲力盡,讓自己撿個大便宜。
對於日本人,希特勒從來都是缺乏足夠的信心,指望那些只配在海邊打漁的漁夫們,註定會是失望的結果,還不如指望橫掃歐洲大陸的德意志軍隊,至於老朋友多派了五百名裝甲兵學員,來德國學習,希特勒根本沒有任何的壓力。
以德國現在佔領的土地資源,漫說是五百人,就是五萬人,自己也承擔得起,關鍵是這個資訊背後的含義,自己這位老朋友,是不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他是個不肯吃虧的人?
對於唐秋離這封充滿著東方智慧的電報,希特勒琢磨了半天,也沒有完全弄懂其中的含義,不過,有一點他明白,不能玩兒得過深,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希特勒對總參謀長馮?斯特朗斯元帥說道:“斯特朗斯,‘巴巴羅薩計劃’,必須加緊進行,部隊的秘密調動和部署,要在今年的四月五日前完成,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你要親自主持這個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