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貴州。
國府上下一片人心惶惶,蔣委員長氣得又罵娘了,他不理解,日本人放著唐秋離的部隊不打,為何要尋自己的晦氣?躲都躲不過去,真以為我蔣某人是軟柿子好捏?這回,唐秋離指揮不動的中央軍部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行動起來,緊急開赴貴州東南部地區佈防,沿著普定、安順、貴陽、麻江、凱里一線展開,背靠烏江,擺開一條長蛇陣,力求把日軍阻擋在貴州南部,確保陪都重慶的安全。
雲南省府主席龍雲,也慌了手腳,一天之內,給唐秋離來了三封電報,詢問應對之策,廣西與雲南緊挨著,日本人不會放過雲南,大兵壓境是遲早的事情,這一次,龍雲算是想起來五省軍事聯防協議了,把這份協議當成救命的稻草。
所以,龍雲非常誠懇的要求,儘快派出獨立師部隊,進入雲南境內,共同抵禦日本人的進攻,只是,唐秋離判斷,目前雲南暫時還沒有危險,他給龍雲的電報裡,指示雲南省府,立即調集部隊,進入滇東南一帶,建立縱深防線,等待命令出兵廣西。
第九百四十七章 袖手旁觀
第九百四十七章袖手旁觀
日軍終於在北部灣和雷州半島動手了,唐秋離的警告成為現實,訊息傳出,大後方動搖,與陪都重慶現在的地理位置,兩廣以及雲貴川地區,無疑是衛護重慶的南方屏障,日本人懸著這個方向動手,明顯是處朝著重慶國府,也就是蔣委員長棲身之地去的。
蔣委員長氣得罵娘,除了大呼倒黴之外,動作也不慢,把中央軍主力,紛紛調往黔東南一帶佈防,堵住日軍北上重慶的通道,這樣的佈置,中規中矩,可也說明了蔣委員長此時的心態,被動防守。
此時,中央軍最佳的行動方向,應該是與桂軍配合,參加南寧保衛戰,如果此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日軍在北部灣的攻勢,就會止步於廣西境內,最起碼也會形成暫時的對峙局面,重慶的保險係數會更大,桂軍在南寧失敗之日,就是日軍進攻貴州之時。
無論是蔣委員長還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幕僚們,都清楚這一點,可就是蔣委員長與李白二人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微妙關係,幾十年的恩恩怨怨、生死糾葛,讓蔣委員長堪不透心頭的魔障,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而是採取了坐觀桂軍一家,在南寧與優勢日軍血拼,卻不予伸出援手的策略。
也許,在蔣委員長的心裡,隱隱有一種期待,借日本人的手,幹掉與自己為難多年,屢除不掉,如鯁在喉的桂系勢力,撿個現成的大便宜,也許是認為,日本人與桂軍血戰之後,多少也會傷了元氣,其後攻擊貴州,底氣不足,也許,在蔣委員長的心裡,不捨得拿視為寶貝的嫡系部隊,去為桂系的李白二人做嫁衣裳,白白便宜政敵。
也許,蔣委員長知道唐秋離在南方地區,有六個主力兵團,他不出手,憑什麼讓中央軍去當替死鬼,也許的太多,想必蔣委員長的內心,也極為複雜,總之,中央軍開赴黔東南之後,立即就擺出防禦的架勢,構築工事,修建高牆壁壘,就等著日本人打上mén來。
得知中央軍在黔東南的佈置之後,唐秋離大致把握住了蔣委員長的心理活動,在他看來,中央軍的舉動,絕對是愚蠢至極,廣西以與大後方形成chun齒相依的關係,桂系抵擋不住,結果就是實力喪失殆盡,得勝之後的日軍,會攜勝利之威,直取貴州,以中央軍的戰鬥力和武器裝備,能阻擊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日軍還有另外一個攻擊方向,從廣西分兵,西進雲南,從西南方向攻擊重慶,這也是致命的一擊,攻擊廣東的日軍,懾於獨立師馮繼武兵團在福建,師直屬兵團在湖南長沙,馬朝陽的東南機動兵團在江西吉安的佈防,絕不會觸這個黴頭,轉向攻擊廣西,乃至把兵力都壓到南寧方向,極有可能。
唯如此,李宗仁和白崇禧決心要打的南寧保衛戰,對於穩定甚至改變東南戰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局勢很明顯,以桂軍一家之力,難以抵擋日軍的進攻,儘管知道蔣委員長的心思,唐秋離還是決定嘗試一下,說服蔣委員長參與南寧保衛戰。
為此,他給蔣委員長髮去一封長長的電報,“蔣委員長勳鑑,東南戰事驟起,日軍大兵壓境,北上進攻重慶之目的非常明顯,而南寧做為廣西至關重要之堡壘,如若經營得當,可稱為抵抗日軍下一步行動的砥柱,秋離以為,以桂軍一家之力,斷難承擔此重任,還望蔣委員長審時度勢,敦促中央軍主力南下南寧,與桂系攜手,共同組織南寧保衛戰。”
“此戰關係重大,決定陪都大後方的安全,為國府之安全計,委員長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