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聯絡,白崇禧的安危,更是讓兩人揪心,再次相見,竟然有恍若隔世的感覺,“總座,您受苦了,“話音中,竟然帶著絲絲顫抖,可見兩人的激動情緒。
白崇禧喟然長嘆,搖搖頭說道:“你們還不是一樣,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總算沒把咱們桂系的家底兒拼光,”也就是在廖磊和張淦面前,白崇禧才會說說心裡話,這次南寧保衛戰,對於白崇禧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拼進去萬部隊,最終還是丟了南寧城。
一路撤下來,又被日本人咬著背影,緊追不捨,任是蓋世豪傑、百戰將軍,也會心意闌珊、豪氣消磨,提不起精神來,廖磊和張淦,何嘗不是如此,也就更加理解白崇禧此時的心情,一時間,誰也沒有說話,彷彿有什麼無形的東西,橫亙在三個人中間。
正午的陽光,照不散白崇禧身心的疲憊,良久,他似乎低語一聲,“回來就好”,驀然,好像想起什麼來,急忙對身邊的副官說道:“快,給唐副委員長去電報,我部八萬餘人,已經順利突圍,目前,正在紅水河南岸平塘一帶休整,預計在五個小時之後渡河。進至來賓。”
白崇禧的精神狀態,似乎恢復過來一些,看著廖磊和張淦說道:“說說吧,上林沒有見到你們倆,怎麼會到了平塘呢?”廖磊和張淦,心有餘悸的訴說起來,二十一集團軍和第九軍是保衛南寧的桂軍主力部隊。一直頂在最前沿,尤其是在南寧進入巷戰之後。
接到總部下達的突圍命令之後。兩人一商量,決定延後一個小時再撤,他倆擔心,一旦前沿的部隊突圍,驚動了日軍。總部和其他部隊就有危險了,在者,兩人的部隊,與日軍靠得太近,陣地犬牙交錯,扭在一起。如果他們先動,日軍必然會有所覺察。
幸虧本間雅晴的命令,前沿的日軍各部隊停止了夜間進攻,轉為修築防禦工事。兩人雖然搞不懂日本人的用意,卻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在沒有驚動日軍的情況下,把部隊悄悄的撤出南寧城,他們突圍的方向,在南寧以北的甘圩,經雙橋到武鳴,轉向上林集結地點。
就在到達武鳴的時候。天還未大亮,就在廖磊和張淦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卻遇到了日軍穿部隊,第四軍五十七師團。雙方猝然遭遇,一場血戰在所難免,日軍第五十七師團,以為抓住了桂軍的主力部隊,圍上來拼命的打。
廖磊和張淦,指揮部隊邊打邊撤,日軍有調來援兵,到天亮的時候,日本人越打越多,緊追不捨,留下的阻擊部隊,根本無法阻擋水般的日軍士兵,又一個不好的訊息,前出至上林附近的偵察部隊報告,在原定集結地點上林,明山南麓,發現密集的槍聲,似有部隊在激烈交火,並發現大批的日軍,在開往上林方向,建議部隊改道去來賓。
形勢危急,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小鬼子纏住自己的部隊不放,明顯是等待主力部隊到來,好一口氣吞掉自己這三萬多人,廖磊和張淦商量一下,決定改道,往東至賓陽,渡過紅水河到來賓,且戰且退,打了一天多,到崑崙關的時候,三萬多人的部隊,只剩下兩萬多人。
日軍的增援部隊也上來了,廖磊和張淦自忖無法脫身,就狠下心來,決定利用崑崙關的險要地形,在這裡與小鬼子決一死戰,就算是部隊拼光了,也能為白總座和其他部隊吸引更多的日軍部隊,減輕他們的壓力。
二十一集團軍和第九軍剩餘的部隊,在崑崙關擺開的陣勢,無論是廖磊和張淦,還是普通的桂軍士兵,都認為這是最後一搏,也沒打算回去了,就在這時,原一一三是三一四團團長武孝先,帶著深入日軍後方的部隊趕到。
武孝先不由分說,立即命令部隊接替防線,廖磊和張淦當然不能同意,把武孝先一支孤軍留在崑崙關阻擊日軍,自己帶著部隊逃命,爭執好半天,武孝先以相威脅,迫使兩人同意了他的計劃,臨撤走時,把輕重機槍、迫擊炮和大部分彈,都留給了武孝先,才依依惜別,沒撤出多遠,崑崙關方向,就槍炮齊鳴,喊殺聲震天。
聽到這裡,白崇禧的目光遽然一亮,急切的追問道:“武孝先現在怎麼樣了?能聯絡上馬?”廖磊和張淦臉一黯,搖搖頭說道:“情況不明,估計是凶多吉少,我們在到達平塘之前的五個小時聯絡過一次,已經打退了日軍六次衝鋒,後來,就失去了聯絡。”
白崇禧沒有再追問,也沒有再說話,他太清楚了,這種以少部分兵力進行的阻擊戰,能撤下來的機會很渺茫,日本人打算徹底解決掉桂軍,不會因為崑崙關的地形易守難攻,就會放棄攻擊和追擊自己的目的,“武孝先乃真猛士也!”白崇禧喃喃自語到,廖磊和張淦對視一眼,從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