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緊急會議,已經開了幾個小時,看來,開得很不順利,分歧比較大。
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如何解決第十五軍所面臨的困境,山下奉文的一封求援電報,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在總司令部裡,激起了軒然大波,寺內壽一第一個反應就是,山下奉文危險了。
儘管寺內壽一絕對不喜歡飛揚跋扈、驕橫自大、不服調遣的山下奉文,內心對他一絲好感都欠奉,可不得不承認,山下奉文是個很能打、英勇善戰的傢伙,不喜歡歸不喜歡,可卻很欣賞他的鬥志和第十五軍的戰鬥力。
唐秋離在都勻對第十五軍突然出手,給寺內壽一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他面臨兩難的選擇,救援山下奉文,就意味著放棄已經熟透了的貴陽,放棄由貴陽北進,攻擊支那臨時首都重慶的大好時機,改變派遣軍進行南方作戰,奪取支那臨時首都的整體戰略目標。
近千里的攻擊前進,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在勝利伸手可得的時候,卻被迫放棄了,寺內壽一絕對不甘心,說實話,在寺內壽一的內心裡,固守貴陽的四十餘萬支那政府軍,還不配稱之為對手,只要五天時間,帝國勇士就會把太陽旗順利的插上貴陽城頭。
不管形式發生什麼變化,繼續執行大本營的既定目標,當然無可厚非,可山下奉文和他的第十五軍怎麼辦?那可是整整九萬多英勇善戰的帝國士兵啊,其實,寺內壽一併不知道,第十五軍現在的傷亡情況,驕傲的山下奉文,永遠也不會把自己不光彩的一面兒,展示在上司和同僚面前。
第十五軍是南方派遣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倘若被支那魔鬼唐秋離給殲滅了,會折盡軍威的,還有重要的一點,使寺內壽一無法漠視第十五軍的命運,山下奉文深得大本營某位高官的器重,據說,還是這位高官的入門弟子,被其視為子侄輩那樣厚待。
就憑著這一點,寺內壽一也無法不顧山下奉文的命運,可如果要是去救援,從羅甸再轉道獨山、都勻,恐怕援兵到達時,已經在半個月之後了,寺內壽一委實難以決斷,他把這個難題,提交到全體高階軍官會議上討論,希望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寺內壽一一臉焦急的把山下奉文所部的處境,以及他的求援電報,詳細的說了一遍,然後,徵求與會者的意見,可能是山下奉文得罪的人太多,人緣兒太臭,這些個各軍、師團指揮官們,一個個如同老僧坐定,腰板兒溜直,目視前方,集體得了失語症。
竟然沒有一個人自告奮勇提出,前去都勻救援山下奉文,寺內壽一看著每一位高階軍官的,希望能夠碰撞出火花,可惜的是,眾位大日本帝國的軍界精英們,對於總司令官閣下熱切的眼神兒,直接採取了無視的態度,根本不予回應。
寺內壽一心裡有些怒氣,同時,暗自感嘆,山下奉文這是犯了眾怒,不得人心啊,可自己卻不能這樣做,還是總司令部參謀長,體察總司令官的良苦用心,直接給會議的主題定了調子,第十五軍必須救援,各部不得存有懈怠之心。
接下來就是研究如何救援的問題,事實也不樂觀,的確如寺內壽一判斷的那樣,路途和時間,是難以解決的難題,何況,各位將領態度也不積極,一味強調困難。
寺內壽一氣的半死,又不好當場發作,便拉著參謀長,在地圖前看來半天,最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留下第七軍和所有的戰車、炮兵部隊,由自己親自指揮,繼續進行貴陽戰役,他並不擔心,以一個軍七萬多兵力,對中央軍四十餘萬兵力會吃虧,皇軍部隊的火力配置,戰鬥力和士兵的素質,明顯超過支那政府軍幾倍以上。
派遣軍主力南寧方面軍、臺灣方面軍、第五軍、第九軍,共計三十二萬兵力,由參謀長率領,分為四路,橫穿黔南貴陽至都勻間的崇山峻嶺,從擺忙、凱門、江州、平浪四個方向逼近都勻,在獨立師部隊外圍形成反包圍圈。
寺內壽一的決定,可謂是大膽至極,從貴陽到都勻,按照他計劃的路線,那路可就不是一般的難走,別說是重武器,就是空手爬也不方便,可寺內壽一沒得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以最短的時間,到達都勻,還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支那魔鬼唐秋離的部隊,能突然出現在第十五軍的背後,我三十二萬皇軍士兵,為什麼不能突然出現在唐秋離的背後?
唐秋離在都勻把日本第十五軍包圍,引得寺內壽一幾乎傾其主力前來救援,都勻戰役的規模,不知不覺間,演變成了一場大戰。
,
第九百九十八章 山下奉文的末日(上)
為了救援被唐秋離包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