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得如此的低調,一方面,固然是實力不如人,無可奈何之舉,另一方面,是他這次圖謀貴陽,引起摩擦,牽扯了唐秋離的精力,美國人非常不高興,麥克阿瑟就專門來電,指責他的做法,是在無意間,幫助日本人。
影響了美國人的通盤計劃,美國人是他的恩主,意見不能不重視,一方面美國人不高興,一方面吃了大虧,這事兒做的,連蔣委員長自己都感到窩火,窩的心口隱隱作痛,被唐秋離狠狠的贏了一局,自己輸得窩囊,輸得心疼,七個精銳的美械師,被唐秋離一口吞下。
蔣委員長連骨頭帶肉都疼,唐秋離還報上來立功人員名單,這不是存心噁心自己嗎?這事兒還不能不有迴音,經過與楊永泰和張群商量之後,蔣委員長咬著牙,一切照準。
震驚國內的貴陽之戰,宣告結束,唐秋離在密支那指揮部,已經把目光,重新盯上了抓緊補充兵力和裝備的伊藤嚴三郎身上。
九月三日,忽然接到發自馬尼拉,美軍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地區總部的一封電報,而且,電報的署名,赫然是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四星上將,內容就一個,邀請唐將軍赴馬尼拉,共商東南亞戰局大計。
(未完待續)
題外話:寫完一章,心緒難平,國殤、國恥,區區島國倭寇,犯我堂堂中華,欺我中華無人耶?跳樑小醜爾,今日之中華,誠不可欺!抵制日貨,抵制島國所有的東西,當然,av除外,聊作消遣爾!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美國人的低姿態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美國人的低姿態
麥克阿瑟這封電報,字裡行間極為客氣,與以前的電報,判若兩人,而且,措辭非常合乎中國人的習慣,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唐秋離看著這封電報,奇怪傲慢的麥克阿瑟,為什麼會放低姿態,這不是他的性格啊,難道這個傲慢的美國將軍,突然轉性了?
“尊敬的唐將軍,自從日軍侵入中南半島以來,英軍不幸失利,喪失所有在中南半島的利益,實為不幸,日本人挾勝利之餘威,北犯緬北,在中南半島即將淪陷於日本人之手,生靈即將慘遭塗炭之際,幸賴以將軍神勇,部下用命,才頓挫日軍銳氣,讓日軍止步於緬甸中部”
“對於中南半島之戰,將軍及其部下取得的輝煌勝利,我與美軍總部的全體將領,都深感欽佩,然,日軍重兵屯與緬甸中部,對中南半島以及東南亞的安全,都構成了永久的威脅,將軍的部隊,更首當其衝。”
“古語云,救民於水火,挽大廈將傾,方為大丈夫也,想必將軍也不願意見到東南亞,因此而遭到戰火塗炭,因此,我意邀請盟軍各方,召開一次高規格的軍事會議,研討今後的對策,尋求一勞永逸的辦法,我本人以及盟軍中國及東南亞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誠摯的邀請將軍蒞臨會議,不勝榮幸之至!”
唐秋離一邊看電報,一邊不停的稱讚,“都說麥克阿瑟是個中國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光是憑著這封電報的文筆,就非浪得虛名,也難得他一個美國人,竟然寫出這樣的電報,難得,實在是難得,這也說明,這個美國佬,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
其實,唐秋離高看了麥克阿瑟,即便是這個傲慢的美國佬,能有這樣的文采,以他的性格,絕不會寫出這樣低姿態、甚至有些阿諛奉承的文字,這一切,都是史迪威的傑作,麥克阿瑟把讓唐秋離來馬尼拉的重任,丟給自己,他到拍拍屁股一身的輕鬆。
實際上,麥克阿瑟提出的這個會議,可以說是為唐秋離量身定做的,即便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參加,沒有唐秋離,也是一次失敗的會議,因此,如何讓唐秋離來馬尼拉參加會議,成了史迪威絞盡腦汁考慮的大事兒。
最後,史迪威想出了軍事研討會這個名頭,在表面上,把唐秋離的地位和麥克阿瑟拉平,如果以命令的方式,告知唐秋離參加會議,以唐秋離對盟軍總部的一貫態度,和歷次表現,恐怕連正眼瞧一下的興趣都沒有,唐秋離不來,還開個屁會?
名頭有了,如何發出這封電報,也讓史迪威熬幹了心血,他命令部下,在馬尼拉大範圍尋找精通中國文化,能寫那些深奧、晦澀難懂的方塊字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找到一位華僑老先生,據手下人說,這位老先生,精通中國文化,平時就愛舞文弄墨,史迪威降尊屈貴,親自造訪這位老先生。
史迪威把來意一說,老先生是個闞快的人,在接受了一筆不菲的潤筆費之後,當即揮毫潑墨,一揮而就,寫了這封邀請電文,翻譯大致說了一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