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到美國人在東南亞一帶的利益,眼前的擔心,則是唐秋離與英國人誓不罷休,短時間之內,無法承諾在五月底之前,按時對新加坡的伊藤所部ri軍,發動致命的一擊。

但無論是麥克阿瑟還是史迪威,都不得不承認,中國人唐秋離的步子和做法,他們越來越看不懂,也跟不上,就拿西多合圍亞歷山大部隊這件事來說,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至於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美國國會,是如何反應,面前,尚未可知。

情況報到國內之後,麥克阿瑟和史迪威,苦苦的等待迴音,可是,一直沒有動靜,而最高興的,當屬ri本人,唐秋離與英國人的不罷不休,直接催生了ri本天皇裕仁的決定,就是在五月底前,對美國人動手。

各方風起雲湧,各有打算,不過,他們誰也沒有確定,唐秋離下一步要做什麼,英國人的舉動,無非是防患於未然,美國人的擔心,是出於自己習慣xing思維的考慮,ri本人則希望唐秋離與英國人打得越久、越激烈越好,但裕仁天皇,並不認為,唐秋離會攻擊印度。

原因只有一個,掌控一個高速發展、全民皆兵、充滿侵略和征服野心的國家的天皇陛下自己,都沒有想過這樣幹,不是不想,而是力有不逮,擔心被撐死,ri本人的胃口和野心再大,也不可能一口吞下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

五月十六ri黃昏,迎著漫天燦爛的晚霞,溫潤的西風,唐秋離帶領師指揮部人員,組成的jing幹指揮的班子,出胡康河谷西麓,進入東印度地區,從這一點來說,唐秋離現在已經在英國人的地盤兒上。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v

…… 廣告位:728901 ……》 。。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佈局印度洋

出了胡康河谷,眼前豁然開朗,印度東部的大平原和淺丘陵地貌,一覽無餘的展現在唐秋離的眼前,唐秋離拍了一下司機的肩頭,裝甲指揮車戛然而止,穩穩地停在一處高地上。

晚風徐徐,燦爛的晚霞,給大地披上一層桔紅色的光澤,與胡康河谷內,滿眼凝固般的綠色不同,更區別於緬北的崇山峻嶺,低矮的丘陵和一叢叢的灌木,構成了主要的景色,間或大片大片的平地,平心而論,這裡的自然條件,要比緬北好得多。

若以兵家的眼光來看,這樣的地形條件,最適合大規模的裝甲叢集,進行平原突擊,參謀長趙玉和說道:“師長,從地圖上來看,我們已經進入了東印度地區,奇怪的是,我仔細觀察過,沒有發現界碑。”

唐秋離也仔細的觀察一下週圍,果然,沒有任何發現,他不由得感到奇怪,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兩年前,直屬兵團第六旅和第七旅,在胡康河谷內,包圍一個旅的英印軍部隊之後,迫於壓力,加之在中南半島,被日本人打得體無完膚、狼狽而退,英國駐印度殖民當局,與自己簽署了邊境協議,有關檔案,還是自己親自簽署的。

這裡,應該有界碑存在的,這是個最淺顯的常識性問題,自己這一方,是不會忽略這麼重要的事情的,這條路線,正是亞歷山大指揮幾十萬軍隊,侵犯緬北的主要通道,歷史的又一個輪迴,現在,自己沿著這條路線,進入了東印度地區,對於一直對中南半島念念不忘的英國人來說,真是個莫大的諷刺!

會不會是界碑讓英國人給推倒了,或者說。是有意混淆邊境線,正在那琢磨著,一旁的山虎卻說道:“幾塊兒石頭界碑不見了,有什麼好奇怪的。說不定被亞歷山大那個老傢伙給偷跑了?”

唐秋離和趙玉和同時啞言,山虎的話,要多不靠譜就有多不靠譜,一個指揮幾十萬部隊的堂堂英印軍指揮官,跟幾塊石頭界碑過不去幹什麼?他那不是有病嗎?何況,界碑推倒了,檔案還在嗎!

山虎順口開河的調侃之語。還真說對了,當初,亞歷山大兵進緬北的時候,就在胡康河谷這一段,命令士兵們,將幾塊兒界碑推倒,裝到自己的車裡,至於想埋在那兒。按照他的想法,不僅僅是中南半島,恐怕是中國境內的雲南。或者是更遠的重慶,隨著一敗再敗,他的這個野心,就徹底淪為了笑柄。

有野心可以,但要正確的估量自己的實力,從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開始,到被合圍在西多的亞歷山大,再到即將出場的,英國駐印軍東進兵團司令官切爾西中將,都高估了英國人的能力。以為大英帝國,還是百年前的日不落帝國,相反的,卻大大的低估了唐秋離的實力。

唯一覺醒的亞歷山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