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
面對主席團前,有一張桌子,這是唐秋離的位置,這格局,有點兒類似於美國的國會質詢政fu官員,主持會議的主席,有五十多歲,唐秋離不認識,用錘子敲了幾下,開口說道:“諸位監察委員,現在,唐將軍已到,請諸位提出質詢。”
一位白首皓髯的老者,最先站起來,唐秋離一愣,敢情,這位他熟悉,倒不是在這個年代,而是在後世,此翁的書法為當時一絕,在後世的拍賣會上,屢次創造天價的高位,收藏家以得一副作品為榮,且為人正直,堪稱文人的楷模。
不過,在唐秋離看來,此翁身上的文人氣息太濃,根本不是搞政治的料,淌進這場渾水,自己還不知道,估計是被當槍使,打頭炮,亦或是利用他的威望,對自己形成無形的威壓,幾百個記者出現在會場,證實了唐秋離的判斷。
“唐將軍,老朽有一事不明,東北出現兩次收復河山的大好時機,且日俄jiāo戰,無暇顧及,可唐將軍卻從以收復地區撤兵,致使遼東半島和奉天一帶,重又落入倭寇之手,你作何解釋?”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義正詞嚴,隱約有金石之聲。
唐秋離一笑,這就來了,他才不相信,這樣專業的問題,會出自此翁的腦袋。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個人的舞臺
第八百八十四章一個人的舞臺
山城重慶暗流湧動,日本人放了一把火之後,躲在後面看熱鬧,huā大把的銀子,收買一些無良文人和敗類,再火上澆油,重慶國府那些恨不得唐秋離跌入萬劫不復深淵的大員們,聞風而動,紛紛興風作làng,有的更是赤膊上陣。
在搞垮唐秋離這一點上,日本人和重慶國府某些高官們,出奇的默契,蔣委員長穩坐黃山官邸,不是冷眼而是欣喜的看著重慶攪起的風雨,唐秋離身敗名裂,淪為千夫所指的漢jiān,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這也是蔣委員長最喜歡的方式,比直接幹掉唐秋離更理想,他手下那些驕兵悍將們,也挑不出國府的máo病,這是民眾的意願,即便是再強權的人物,也不能忽略民眾的呼聲,你唐秋離兵馬再多,也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所以,今天的監察院質詢會議,可以說是在蔣委員長的授意下召開的,而這位開頭炮的老先生,是被méng在鼓裡當了槍使,能讓一位純粹的文人,提出這樣專業的軍事問題,背後使手腳的人,沒少在老先生身上下工夫。
對於這樣的問題,唐秋離可以否認,也可以辯解,問題是,這位老先生是他所敬重的人,其做人的風骨,很符合唐秋離的口味,再者說,對一位不懂軍事的文人,辯解軍事上的問題,他自己都沒有信心說服這位倔強的老先生,還會糾纏在細節問題中無法自拔。
“老先生,一句話,力所不逮,東北關東軍擁有百萬之眾,經營東北數十年,可謂根深蒂固,而我獨立師在東北之兵力,不過區區二十餘萬人,能穩固遼西錦州一帶,已屬不易,求畢其功於一役,是強人所難。”
“當然,我獨立師在東北的部隊,可以拼死一搏,儘量收復過多的國土,可一旦關東軍傾其全力攻擊,我軍在東北只有全軍覆沒的命運,屆時,不但遼西不保,日寇還會趁機攻佔山海關,揮兵華北乃至平津地區,若如此,華北、平津地區將再次淪陷,若失去了北方屏障,則河南乃至中原一帶,老先生認為還可以保得住嗎?”
唐秋離語氣清朗,侃侃而談,老先生幾十歲的人生閱歷,在談到軍事問題上,與唐秋離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他的思維已經不由自主的跟著眼前這個年輕人轉,不由得搖搖頭,實則已經認同了唐秋離的看法。
唐秋離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敬意,又多了一層,老先生何嘗不是如此,面前這位年輕人,其翩翩風度,首先得到了一身風骨的老先生的認同,這才是他心目中的將軍形象,那些國府的將軍們,不是赳赳武夫,就是jiān詐狡猾之輩,用在抵抗倭寇的jing力和心思,不及四處鑽營、升官發財的百分之一。
想要依靠他們驅除倭寇,難上加難,既然老先生沒有反對自己的說法,唐秋離索xing展開了談,也省去在這個問題上,其他人再糾纏。
“也許有其他尊敬的委員要問,華北獨立師如今已是幾十萬之眾,裝備之jing良,在所有**之中,更是首屈一指,為何不傾其全力收復東北?還是那句話,實力不允許,我華北獨立師的防線,南起淞滬一帶,北至渤海灣,綿延幾千公里,日軍可選擇任意一點進攻。”
“若我唐秋離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