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部分(1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那位德國元首,似乎有些等不及了,於是,唐秋離只好把這件事壓下,一心準備出訪德國的事情,他只帶梅雪,通訊處長陳鋒,山虎和二十八名特別衛隊隊員,隨同自己出訪的人員確定下來之後,唐秋離把自己關在屋裡,開始準備一些必要的材料。

然後,給各兵團司令官分別發去電報,告知自己出訪德國的事情,並做了相應的安排,尤其是東北錦州前線的劉鐵漢,外méng古邊防軍的孫振邦,駐紮在徐州的蘇魯機動兵團司令官唐秋生,還有青島海軍基地的艦隊司令官唐秋泉,海軍陸戰隊司令官韓鐵等人。

出訪德國期間,直屬兵團由參謀長常風全權指揮,部隊回到北平原駐地,馮繼武的娘子關守備兵團,南下至武漢駐紮,作為華中一帶的戰略預備隊,唐秋離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備自己出訪德國期間,日本人在東南沿海一帶有動作。

這是他的職權範圍之內的事情,無需報告重慶國民政fu軍事委員會,日本人不敢在北方動手,東南沿海和華南一帶,很有可能是日本人選擇的下一個目標,對於侵略成xing的日本人,唐秋離從來不敢掉以輕心,必須預先防範。

轉眼之間,幾天忙活過去,一切該準備和安排的事情,都已經妥當,就差最後敲定啟程的日期,可就在這時,一股yin風,在民國大地上吹起來,而這股yin風的源頭,就是戰時首都,位於大西南的山城重慶。

坊間的傳聞有很多種版本,無外乎一件事,被譽為抗日英雄,北方抗日戰場的中流砥柱,現任國民政fu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南京行營主任,華北獨立師師長的陸軍二級上將唐秋離,與日本人秘密達成和解,在接受日本人大量黃金之後,準備承認日本對中國東北佔領的合法化,承認滿洲國是個獨立的國家,並且,正準備把駐紮在遼西一帶的部隊,撤回關內。

應該說,這樣的傳聞很幼稚,太小兒科了,唐秋離率軍與日本人血戰長達六年之久,從東北打到華北,和日本人早就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雙方根本沒有和解的可能,又接連收復華北和外méng古地區,豈能因為區區一些黃金財物,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則和民族氣節?

可事情涉及到當前民國迅速崛起的第二號人物,風頭和實力,穩壓蔣委員長一頭的唐秋離,就沒那麼簡單了,給人以充分的遐想空間,坊間傳聞不可信,謠言止於智者,所以,唐秋離接到情報處轉來的,重慶情報站關於傳聞的情報之後,並沒有放在心上。

可是,事態的發展,並沒有因為唐秋離不予理睬而自生自滅,反而越傳越烈,起初,只是坊間流傳,後來,國內一些主流報紙,也發表文章,雖然沒有當面質問,可也提出了許多疑問,整件事情,彷彿有一個幕後黑手,在推bo助瀾,把事情搞得越大越好。

隨即,有一些貌似專業人士,在報紙上撰文,就這件事情,論證其可能xing,唯一的依據,就是唐秋離在有機會、有能力、更有實力的情況下,為何不收復東北地區,反而從已經收復的遼東半島和奉天撤兵。

這些撰寫文章的人,很有軍事知識,把東北發生在九月至十二月間的戰事,推演得如同真實場景再現,不由的國民不信服,這些文章,如同重磅炸彈,ji起千層làng,唐秋離在定邊辦公室裡,皺著眉頭看重慶情報站直接發來的情報。

到現在,要說沒有重慶國民政fu那些軍事要員chā手這件事,唐秋離自己都不相信,寫文章的人,明顯都是一些帶兵打仗的人,應該是老行伍出身,否則,絕對不會有這樣豐富的軍事知識,也寫不出這樣具有殺傷力的文章。

形勢愈演愈烈,國內各大主流報紙,調子逐漸尖銳起來,質疑聲不斷,一致要求,唐副委員長給民眾一個說法,好以釋民心,唐秋離被推到風口làng尖,終於,事態升級,一些民國政fu監察委員們站出來,要求唐秋離到重慶監察委員會,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更為奇怪的是,這些站出來的監察委員們,沒有一個是國民黨籍的,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民主黨派人士,似乎他們對這件事的關注,要超過執政黨國民黨那些監察委員,而態度的ji烈程度,似乎有點兒喊打喊殺的意味。

民國政fu和軍事委員會,對這件事,出奇的保持沉默,既不出來闢謠,也不參與其中的論戰,那些國府要員,軍方高階將領們,包括蔣委員長,都離奇的集體失聲,倒是鎮守淞滬地區的張治中將軍,不無憂慮的發來電報,安慰唐秋離。

事情發展到現在的程度,唐秋離也明白了,這是一起針對他的yin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