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大實在沒有了主意,他將英軍在中南半島所面臨的危險局面,詳細的彙報到了本土,在電報的最後,他說了這麼幾句話,“如果沒有外部力量,打破日本人的南北夾擊,曼德勒將會是東南亞大英帝**隊的最後葬身之地。”

慣於耍手腕和陰謀詭計的亞歷山大將軍,這回沒有危言聳聽,故意嚇唬國內那些高官,他是實在沒轍了,亞歷山大也不止一次考慮過參謀長弗朗西斯的建議,主動上門去找中國人唐秋離,可他顧慮重重,從內心來說,他及其不願意看到中國人的勢力,進入緬甸和東南亞一帶。

中國有句俗話“請神容易送神難,”與唐秋離見過一次面,亞歷山大不知道為什麼,對唐秋離的戒心空前的大,再有,不久前,自己還調集重兵,與日本人合作,要與中國人決一死戰,這一掉頭,就去求援,曉是亞歷山大臉皮夠厚、拿撒謊當飯吃,也過不了這道心理障礙。

接到亞歷山大來自東南亞的情況報告,英國國內立即慌了手腳,本來,在敦刻爾克,英軍已經丟掉了全部的主力部隊,本土應付德國人的大規模空襲,尚且吃力,更讓英國人恐懼的,是希特勒將大批部隊,集結於英吉利海峽法國一側,擺出隨時都要渡海攻擊的架勢。

英國人守住本土,兵力都捉襟見肘,那有力氣去支援遠在萬里之外的亞歷山大,此時的英國政壇,剛剛經歷了變故,被希特勒玩弄於股掌之間的首相張伯倫,被憤怒的上議院議員們轟下臺,前英國海軍部部長,主戰派核心骨幹丘吉爾上臺。

丘吉爾的手腕兒和對局勢的洞察力,張伯倫拍馬都追不上,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東南亞問題的關鍵之所在,亞歷山大救不了自己,國內沒有能力去救,唯一的可能和希望,只有中國人出手,中國人與日本人打了幾年的仗,仇恨早就難以化解。

也許,那個國民政府的蔣委員長,正迫不及待的等著英國人主動開口,中**隊在中南半島中國一側,集結了幾十萬兵力,就很說明這一點,亞歷山大這個蠢貨,近在咫尺的援軍,不懂得利用,反而向國內告急,真不知道他在東方這幾十年,是怎麼混的?

他的如意算盤打得滿精,就是利用中**隊,入緬作戰,拖住日軍,從而掩護英軍撤往印度,這一點,是英國所有軍政高官的一致共識,英國人沒必要在緬甸與日軍打死打活,更沒有義務為中國人清除敵人,讓大英帝國計程車兵,為中國人作戰。

丘吉爾的辦事效率極高,接到亞歷山大電報的第二天,就電令英國駐華大使哈勃。海德森斯,立即與國民政府接觸,就與英國和美國,結成戰略同盟一事,進行前期磋商,與此同時,英國政府組成了一個規格頗高的代表團赴華,竭力促成此事。

丘吉爾老奸巨猾,他很清楚,以目前英國人被德國人壓著打、自顧不暇的局面,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恐怕分量不夠,或者說,英國會做出極大的讓步或者損失在東南亞的根本利益,才能促成與中國結盟,所以,丘吉爾就拉上老兄弟美國人,一為壯聲色,二來增加砝碼。

美國人也不傻,本來,日軍在中南半島,對英國人發動的狂風暴雨般的攻勢,沒有涉及到美國在呂宋島、棉蘭老島、蘇祿群島等南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可日本人對英國人動手,引起了美國人極大的戒懼,他們非常害怕日本人如法炮製,對自己也來這麼兇狠的一擊。

美國人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實力與英國人不相上下,自認為也不夠日本人啃的,本來打算與英國人結盟,可還沒等提上議事議程,英國人就被日本人打得七零八落、自身難保,正心急如焚的當口,英國人送來了這個天大的餡餅,當然會笑納了。

不過美國人也有所保留,在自身利益沒有受到侵犯的前提下,不會出兵中南半島,參與對日作戰行動,美國人比英國人更陰險和狡猾,他們與日本人有著巨大的海上貿易,日本人所消耗的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從沒有間斷過雙邊貿易,美國人捨不得鉅額利益。

再者,中國人在中南半島把日本人打退,或者是讓日本人損失慘重,無力對美國人的勢力範圍下手,也相當於替美國人解除了顧慮,丘吉爾當然知道美國人肚子裡,打的是什麼主意。

好在,英國人也不打算在緬甸與日本人死戰,只要用中**隊,替英軍拖住日本人,使英國人從中南半島以及緬甸脫身,目的就達到了,也就不計較美國人半遮半掩、欲蓋彌彰的條件。

所謂的結盟,無非是各自政治和經濟亦或是軍事利益的交集,英美兩國有求於中**隊,而在重慶,似乎被國人遺忘的,國民政府最高領袖蔣中正,也因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