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巴利赫斯曼中將對陪著自己一起視察陣地的師長查頓斯准將說道:“查頓斯師長,我認為,在你們師的防禦陣地上。應該大量的挖掘防空洞,用來抵消日本人的空中優勢。最好,馬上就命令士兵動手!”
他的話,說得夠委婉的,並沒有直接下達命令,而是以商量的口氣,不過,心存芥蒂的英國人,並不買賬,直接說道:“司令官閣下,您的建議非常合理,不過,我的部隊馬上就要撤往第二道防線,我已經準備好了交接防務,您的命令恐怕不能執行!”
巴利赫斯曼中將一陣啞言,心頭不禁有些惱火,不過,馬上就釋然了,自己從美國本土帶來的美加軍第五師,很快就要接手這裡的防務,到達陣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掘足夠數量的防空洞。
隨行的澳洲盟軍司令部參謀長瓦格納澤中將,見查頓斯准將的語氣,很是不大恭敬,趁著司令官轉身的機會,狠狠的瞪了自己的同胞一眼,目光之中滿是警告,不過,顯然查頓斯准將沒放在心上,搖搖頭、聳聳肩,一臉的不屑!
兩個部下的小動作,巴利赫斯曼中將沒有看到,他爬上陣地的制高點,從這裡往北看過去,視野相當的開闊,昏黃的天空下,遠方日軍陣地上,格外的安靜,幾乎看不到什麼火光,更看不到日軍士兵的身影,但他憑著軍人的直覺,感覺到,這種平靜之下,似乎在蘊藏著什麼巨大的陰謀?
根據師長查頓斯准將所說,此前的日軍,不分晝夜,都會發起規模不大的進攻,前線的槍炮聲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就在兩天前,日軍突然變得安分起來,不再進行不間斷的襲擾,前線的盟軍士兵,也難得的有了喘口氣兒的機會!
反常,只能用反常來解釋日本人的舉動,聯想到,十幾萬日軍援兵,已經到達澳洲戰場,日軍的兵力差不多達到了一百萬左右,沒有增加兵力之後,日本人反而變得安靜起來的道理,那個伊藤嚴三郎是否正在準備一場大規模的進攻?
太平洋上的海風吹過來,巴利赫斯曼中將,不禁打個冷戰,裹緊了軍衣,他便轉身下了制高點,回到帳篷裡之後,他對參謀長瓦格納澤中將說道:“參謀長,立即以司令部的名義,給二線部隊下達命令,各部,鑑於我軍沒有制空權,為了避免士兵出現巨大的傷亡,司令部命令,位於第二道防線的各部,立即開挖防空洞以及防炮洞!”
“為了完成這一命令,司令部將會派出督查小組,至各部檢查督促防空洞和防炮洞的挖掘工作,所有的二線部隊,必須在三天之內,開挖能夠容納本部三分之二以上士兵的防空和防炮洞!”
也許,這只是巴利赫斯曼中將,靈機一動或者是保險起見的想法,但他絕不會料到,就是這道當時為以英澳軍士兵為主的二線部隊軍官和士兵,廣為詬病的命令,後來卻成為了挽救澳洲盟軍最後一道防線,不被日軍突破的救命命令,當時的詬病,成為澳洲盟軍的救命稻草。
由此,也使伊藤嚴三郎一舉拿下盟軍菲林德斯山脈和巴里爾山脈防線,踏平澳洲東南部地區的想法,變成了泡影,把一場突破戰,打成了慘烈的攻防戰。
司令部的命令下達之後,第二道幾十萬盟軍士兵,一邊咒罵著他們的新任司令官,一邊在軍官的督促下,滿心不情願的在岩石遍佈的山區,開挖防空洞和防炮洞,士兵們自嘲為土撥鼠。
經過三天時間的準備,九十餘萬日軍士兵,已經做好了進攻前的一切準備,各個攻擊集團已經進入攻擊位置,西南太平洋派遣軍的聯合航空隊,為了就近支援進攻行動,甚至抓了大批的澳洲勞工,把野戰機場修到了前線地區。
一月十四日夜間九點整,伊藤嚴三郎大將,向所有參戰部隊,下達了作戰預令,黑漆漆的夜色之中,一隊隊日軍士兵,悄悄的進入攻擊出發地,幾個小時之後,一切都安靜下來,九十餘萬日軍士兵,如同潛伏在黑暗之中的猛獸一般,冒著喋血兇光的眼神兒,狠狠的盯著前方,隨時都可以撲出去,泗水對面盟軍士兵的身體!
一頂帳篷裡,還亮著蠟燭昏黃的光,巴利赫斯曼中將正在燭光下,聚精會神的看著各式各樣的電報和戰況通報,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心裡,始終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前線部隊的換防正在進行之中,最快也得兩天之後,自己帶來的七個師部隊,才能完全接手要點地區的防務。
“可千萬別出什麼意外的事情!”巴利赫斯曼中將自言自語到,隨即,他喊進來參謀長瓦格納澤中將,吩咐到:“參謀長,立即傳達我的命令,正在進行的部隊交接防務行動,馬上停止,各部隊進入臨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