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軍足夠的打擊,派遣軍聯合航空隊,取得大部分制空權,部隊休整幾個月之後,他有信心,再一次對盟軍發起全線進攻。

而這一次的進攻,將會是決定性的,不過,隨後而來的一道天皇密令,讓伊藤大將很是不解,“在保持澳洲戰場優勢的情況下,抽調六個師團的兵力,分佈回防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此次兵力調動,務必要做到隱蔽,以不引起中南半島一線,獨立師部隊警覺為原則!”

從澳洲戰場調走六個師團,十幾萬的兵力,伊藤大將當然不情願,雖說,十幾萬兵力,對於擁有一百三十餘萬人的帝國西南太平洋派遣軍來說,不過是十分之一罷了,但那個統兵將領,希望自己指揮的兵力少呢?

尤其是密令後面強調的,“以不引起獨立師部隊警覺為原則!”這兒哪跟哪啊,帝國皇軍是在與盟軍打仗,跟支那人有什麼關係,何況,支那魔鬼唐秋離在中南半島,陳兵二百餘萬,調回去六個師團有什麼大作用?

伊藤大將想不通,他並不知道,本土的戰略重點,已經瘋狂的轉移到了,在美國本土開闢戰場上來,這屬於高度軍事機密,即便使他這樣一級的指揮官,也無從知曉!

而以裕仁天皇為首的大本營大佬們,對中南半島方向上的獨立師部隊,如鯁在喉,防範之心從來沒有放鬆過,就怕大日本帝國在美國本土開闢戰場之後,那個行事從來都不按章法的支那美國唐秋離,在背後捅上一刀,趁機進攻帝國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佔領區,進而打亂了帝國在美國本土開闢戰場的戰略計劃。

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危險的將會是大日本帝國。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八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注意力

從激戰正酣的澳洲戰場上,調六個師團的兵力回防,是裕仁天皇和大本營的無奈,也是預先準備,防患於未然,按照實際情況,應該調集更多的部隊,六個師團的兵力,遠遠不夠。

但是,唯一有兵力可調的部隊,就是伊藤嚴三郎的西南太平洋派遣軍,過度削弱進攻澳洲的皇軍兵力,鬧不好,會失去澳洲戰場上的優勢,因此,只能勉為其難的動用六個師團的兵力了,

裕仁天皇只能祈禱,那個令人痛恨的支那魔鬼,千萬別再這個關鍵時刻,出來搗亂!

日本人磨刀霍霍,準備拿木棍東海岸地區開刀了,而此時的美**方,並沒有覺察到日本人的企圖,不是情報系統失靈,而是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一如當初突襲珍珠港那樣,美國人還被矇在鼓裡,並且,不是大規模的陸軍調動,更是不引人注目。

澳洲戰場上,不斷傳來的戰況報告,讓美國總統羅斯福鬆口氣沒到幾天,一個令世界震驚的訊息,德國人出兵南美大陸,這個不亞於晴天霹靂般的訊息,再一次使他陷入了緊張和恐懼之中,不僅僅如此,整個美國都充滿著惶恐不安的氣氛。

也許,其他人看不出那位瘋狂的帝國元首希特勒,出兵南美大陸的意圖,或許認為,德國人僅僅是來接收,前歐洲大陸國家的殖民地的,但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兩個人,都是成了精的人物。絕對是判斷得出,希特勒兵進南美大陸,用意不僅僅於此!

擁有整個歐洲大陸資源的希特勒。那個野心勃勃且天生好戰的德國元首,征戰的步伐,會止步於南美大陸嗎?

羅斯福和丘吉爾,連著幾天的秘密商談,得出一個結論,德軍兵進南美,對於美國本土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那個橫掃歐洲大陸的龐然大物,陳兵於南美。即便是隔著加勒比海,整個美國也能夠感覺到 森森的寒意,必須阻止德國人進入南美。

怎麼阻止,卻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透過外交渠道。提出抗議嗎,連羅斯福和丘吉爾都覺得荒謬,現在的世界,已經亂成一團,沒有那個國家會站出來,主持正義,何況,現在的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還有那個國家夠分量?

現在這個世界上所謂的外交。只不過是誰的拳頭硬,誰有話語權罷了,德國和美國、大英帝國,本來就是敵人,在英倫三島交過手,雙方是死敵,希特勒不會因為美國提出外交抗議,就把兵撤出南美,那個好戰的瘋子,是不會理睬美國的抗議的!

當然,還有一個選擇,以武力阻止德軍登上南美大陸,但這個選擇,如此的艱難,丘吉爾不敢鼓動美國人動武,他心裡很清楚,一旦在南美大陸跟德國人開戰,恐怕自己現在的容身之地美國,都將不保,那個神經質的瘋子希特勒,恐怕正在找藉口呢?

兩個巨頭束手無措,羅斯福更是難以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