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3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徵戰歲月 作者:指環王

部,有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從即日起,美國中東部地區的所有工礦企業的機器裝置,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和研究裝置,即可遷往加拿大境內,從即日起,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遷到美國東北部,緊挨著加拿大邊境的小城——德盧斯,德盧斯成為美國的戰時首都,華盛頓所有的軍政機構,各大機關,院校等,立即開始遷移!”

美國要遷都了,中東部地區要大搬家了,對於中東部地區的美國人來說,內心的失落和不捨,那是滿滿的,老根子都在這裡。各自的利益也在這裡,就因為戰時最高司令部的命令,要一下子連根拔起。到遙遠而陌生的加拿大去。

按照美國人的一貫民主思維,怕是抗議啊、遊行示威啊、呼籲撤銷戰時最高司令部這個獨裁機構啊等等,還不席捲美國中東部地區,至少,也要民怨沸騰,對羅斯福口誅筆伐,恨不得五馬分屍。棄屍街頭才能消除心頭之恨!

但中東部地區美國人,卻出奇的平靜,戰時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在情願和不情願的情況下,美國人都在默默的執行著,德國海軍的大轟炸,嚇壞了美國中東部地區的人。東海岸各大城市。至今還沒有熄滅的大火,瀰漫的硝煙和焦糊味兒,街頭巷尾,支離破碎的屍體,遍地的廢墟,把美國人一貫崇尚的民主,炸得原形畢露。

畢竟,民主可以喊在嘴上。小命兒卻是自己個兒的,負責大遷移的軍隊士兵。絲毫不強迫,只是告訴中東部地區的美國人,“威名不強迫,您可以不走,但是,中東部地區即將成為戰場,屆時,您個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將得不到任何保證,美**隊士兵,不會因為您個人的抗拒,而擔負保護之責!”

軍方的話,都撂在明面兒上,不走可以,那是您的自由,咱們美國是民主國家嗎,講究的就是個自由,但小命兒可別指望軍隊來保護。

這比什麼動員和命令都好使,於是,整個美國中東部地區,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大遷移,幾乎是一個美國,都在大搬家,通往加拿大南部地區的山道、公路、鐵路上,整天價火車和汽車,川流不息,拉著美國的財產和人,爭先恐後的呼嘯著奔向加拿大境內。

守在大西洋上的德國海軍司令官鄧尼茨上將,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三天之後,他又盡起麾下艦載機部隊和陸基航空兵部隊,對大搬家的美國人,進行了一場無差別的大規模轟炸,德軍的作戰飛機,轟炸一切能夠看到的目標,什麼公路和橋樑,卡車和火車,移動的目標和固定的目標,都是德國飛行員轟炸和掃射的靶子!

美國中東部通往加拿大邊境的道路上,整天的硝煙瀰漫,爆炸聲四起,德國海軍傾巢出動的大轟炸,給搬遷之中的美國人,所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

美國人也自然不甘心就這樣挨炸,也拿出了中東部地區的全部作戰飛機,在遼闊的空中,與德國海軍機群進行殊死拼殺,把晴朗如洗的天空,打得是硝煙瀰漫,槍炮聲震天。

雙方的作戰飛機,廝殺到了第四天,加拿大空軍盡出家底兒,趕來助戰,美國人和加拿大人聯手,堪堪與德國海軍機群打個平手,但雙方的空戰,一直打到月底,德國海軍司令官鄧尼茨上將,才意猶未盡的收手。

收手之後,鄧尼茨上將如此評價,此次繼對美國東海岸大轟炸之後的第二次空襲的效果,就是幾個字,“戰果頗豐,但損失不小!”從內心來說,鄧尼茨上將還是很滿意的,德國海軍以一己之力,對戰美國陸軍航空隊,海軍航空兵和加拿大空軍,能夠打個平手,足以自**了!

對於美國中東部地區的人來說,這是一場大半個美國的整體遷移,放棄的,是美國人經過一戰之後,百餘年積累起來的底蘊和根本,由此可見,羅斯福的決絕和冷酷。

從帝國海軍機群,大規模轟炸東海岸地區各大城市之後,羅斯福就知道,自己的轉機到來了,自己贏定了,那些美國利益集團的掌門人亦或是代理人,親自跑到戰時最高司令部來求見自己,就是拿出態度,完全贊成和支援有關遷都和遷移國家工業基礎的提案。

對於這些鼠目寸光,只顧自己集團利益的傢伙們,羅斯福滿心的輕蔑,看來,德國人的炸彈,永遠比自己的苦口婆心,來得直接,就在前一刻,這幫傢伙們,還在謀劃著趕自己下臺,現在,捱了德國人一頓劈頭蓋腦的炸彈之後,態度和立場,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同樣,也是出於對自己利益攸關的考慮。

組團來求見自己,並表示贊同和支援,前一刻還竭力反對的東西,更像是一種交易,既然是交易,羅斯福就不會客氣,包括在美國中東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