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勝輝是華北軍政委員會民政事務委員會的一個科長,是在獨立師收復華北地區之後,經過考試,進入到政府官員行列的,此前,於勝輝在日偽的北平市政府,擔任過一名普通的職員,無職無權,想幹壞事兒也沒有本錢,因為不屬於罪大惡極的漢奸,所以,在身份審查的時候,也就順利過關了。
於勝輝在華北軍政委員會,工作幾年,因為有文化,再加上有能力、腦子活泛,工作倒是頗有成效,乾得很是出色,逐步升到了科長的位置,正因為有這樣的能力和表現,被華北軍政委員會組織人事部門列為很有能力的幹部行列,否則,也不會被選調為平津地區接收東北工作團成員,並被委任為莊河市府市長的重任。
關於這個莊河市長的任命,是在劉翰章出任接收東北工作團總團長之前,由其前任高殿閣總團長下達的,短時間之內,劉翰章還無法從整體上,來調整遼東半島各地負責人的人選。
當參加接收東北工作團的通知之後,於勝輝是滿心的不樂意,在他看來,東北那個地方,窮山惡水,再加上又在打仗,哪有在北平這個大都市好啊,雖然僅僅是一名科長,但也薪水優厚、吃穿不愁,何必到東北去冒險,弄不好,把命都搭上?
可華北軍政委員會的通知,態度非常明確,絲毫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凡是不服從組織安排的幹部,拒絕參加接收東北工作團的,就地免職,並開除公職,於是,在害怕丟掉飯碗的情況下,於勝輝滿心不情願的來到了遼東半島,並擰著鼻子到莊河上任的。
在於勝輝看來,莊河經過戰亂,加上日本人的洗劫和壓榨,肯定是疲憊不堪、滿目蕭條、饑民遍地,所以,對於這個市長職務,他視為苦差,但到了莊河之後卻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莊河作為一個海濱城市,日本人經營多年,其富庶程度,不比關內的縣城差,而且,還是民間富人比較多,當然,是日本人富有,莊河城內的日本人,並沒有像安東那樣,紛紛為他們那個天皇自殺成仁,而是選擇了活下來。
為了保住以前的財富和奢華的日子,於勝輝這個新來的市長,自然成為日本人拉攏的目標,於是乎,大權在握的於勝輝,骨子裡的劣根性再也無法控制,來者不拒,不但撈到了大把的鈔票,連漂亮的日本女人,也收在枕邊三四個,幹這些見不得人勾當的時候,於勝輝也懾於紀律的嚴厲性,都是私底下悄悄的進行,加之進行的非常隱秘,莊河市府的其他負責人,暫時還不知道。
至於莊河警備司令官韓慶福,出身倒是根正苗紅,獨立師入關的第一年,就參加了部隊,在華北戰場上,跟日本人血戰過多次,身負重傷,至今,身上還留著幾塊彈片沒有取出來,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少校營長,後來,部隊上為了照顧他的身體,便將他從野戰部隊,調到地方上任職,軍銜也晉升為上校。
可就是在平津警備司令部任職的這幾年,韓慶福的心思,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 兩個敗類
平津警備司令部的一名上校參謀,在主管整個華北地區地方守備和軍務的總部機關裡,一抓一大把,此前在野戰部隊裡,雖說只是個少校營長,你也是管著千把號人的軍事主官,可在總部,一個上校參謀,連機要軍務都參加不了,更沒有一聲令下,千把號人聽命的威風。
也就是跑跑腿兒,處理一些平時的來往公文,韓慶福的情緒逐漸起了變化,對工作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抱著混日子的心態,早就喪失了一個軍人應有的品格。
到東北來,韓慶福倒是滿心的願意,在他看來,總比憋在平津警備司令部裡,當個有職無權的上校參謀強得多,到地方任職,當個警備司令官多帶勁兒,那也算是一方巨頭了,軍隊上的事兒,就是自己說了算,在北平憋屈了幾年,也該老子伸腰了,生活上,也要上個檔次,反正是心思不純,帶著升官發財的目的而來。
可是,平津警備司令部選調的人員名額有限,按照韓慶福這幾年的表現,可是輪不到他,為此,韓慶福走了平時多方照顧自己,對自己很是欣賞的一位副司令官的門路,且自己此前在野戰部隊的經歷和戰功,也成了重要的因素,再加上那位副司令官竭力推薦,韓慶福終於得償所願。
這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搭班子,莊河市府和警備司令部,能有什麼作為,起初,韓慶福還算恪盡職守,對於新的工作崗位,充滿了激情,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一為證明自己的能力,二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於那些歪門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