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回答,或者用佛經中的小故事,或者用某典籍中的一句話,來側面回答你的問題,讓你找到答案的同時,還會茅塞頓開,其發人深省之處,讓人更加敬佩金庸先生大才。不過有些問題是永遠沒有答案的,他也就很殘忍地繼續不給答案。
這時候孟星輝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問道:“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當中,張無忌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以他待人寬厚的性格,的確不是做政治人物的料,所以被朱元璋用一個並不算太高明的伎倆騙過,心灰意冷歸隱而去,這個可以理解,但是當時趙敏是和他在一起的,以趙敏在倚天前半部的表現來看,她卻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政治人物,其厲害精明之處比朱元璋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樣的小伎倆她怎麼會看不出來呢?我思索了一下,覺得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就是,趙敏其實心如明鏡,她知道張無忌被朱元璋算計了,但是她並不想說破,因為如果張無忌當了皇帝,她就要面對後宮三千佳麗的競爭,無法擁有張無忌的專寵了,對於一個享受過榮華富貴的郡主來說,能不能當皇后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擁有完整的愛情。當然,她的如意算盤最後也沒有打響,還是要面臨周芷若的競爭,不過,我覺得與其用戀愛中的女人智商為負數來解釋,倒不如用她故意為之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