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3 / 4)

了東方集團所持股份。至9月,中國中小企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9012萬股股份(佔總股本7。51%)已全部轉讓給保險保障基金。

至此,保險保障基金已經持有超過38%,問題股東的股份多數被收購。完成收購之後,除保險保障基金之外,蘇黎世等外資股東合計持股24。9%,寶鋼集團持有17。273%,其餘為上海亞創控股有限公司9%、北亞集團5。683%、儀徵化纖1。502%、太極華青1%以及新產業0。751%。此後,股東略有調整,儀徵化纖和新產業先後退出,股東中出現新面孔——博智資本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表12…3 保險保障基金收購之後的新華人壽股東 單位:萬股

資料來源:保監會,資料截至2008年9月16日。

但是,對於新華人壽的爭奪並沒有結束。例如,保險保障基金如何退出一直是一個懸念。

2008年,保監會第二季度新聞釋出會上,保監會發出了聲音:“保險保障基金持有新華人壽的股權是階段性的,在各方面條件成熟以後,保險保障基金將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股權轉讓,從新華人壽退出。同時,保監會還將進一步加強監管,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改組董事會,完善公司章程,使董事會能夠正常運作。”

與此同時,多家保險公司,包括平安、人保以及中再在內,都曾經對新華人壽的股權表示出特別的興趣。

再起波瀾的是,2008年年中,註冊資本1億元的全國保險保障基金公司被批准成立,原由保監會財務部管理的超過100億元規模的保險保障基金將交由基金公司運作。

更為詭譎的是,關國亮被移交給司法機關的訊息傳出之前不久,某財經媒體突然爆出了一份早在1996年就秘密簽訂的有關新華人壽股權的代持合同,稱外資第一大股東蘇黎世保險透過股權代持已實際控制新華人壽股權達到27。5%,從而逾越了監管層規定的外資持股不超過20%的政策“高壓線”。

關國亮事件中的另外一條主線意外曝光。這份塵封了11年的合同被披露,而且爆料者對其條款內容瞭如指掌,如果不是內部人,做到的難度相當大。

種種跡象不免讓人聯想,這似乎是關國亮被移送司法處理之前的最後一搏。神秘合同透露的資訊顯示,蘇黎世10餘年不停追索,暗中交易,規避政策限制,力圖獲得新華人壽控制權的努力和決心,亦是外界所不能想象的。

此時,回首關國亮事件的起始,不妨做幾個假設推理。

如果不是關國亮意圖從“管家”變“老闆”的努力,他可能不會失去自己的權力基礎。

如果不是蘇黎世等股東持續不斷地檢舉,關國亮斷不會失勢,而他所謀劃的新華控股、財險公司等藍圖可能已經實現,儘管這些可能是更漂亮的肥皂泡,如同新華人壽之連續盈利。

而如果不是保險保障基金的強勢介入,今日之新華可能早就落入蘇黎世的棋局之中。後者才是蘇黎世不斷追索的目標,而檢舉不過是其中的一種手段,如同始於1996年的代持一樣。

好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太保涅槃(3):壽險嬗變

2006年,剛剛引入外資的太保壽險風波再起。

這一年8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一篇調查《“凱雷門”:太保壽險被指低估近百億》,文章認為“凱雷外資團的出價僅相當於太保壽險合理估值的35。9%”,於業界內外掀起軒然大波。

其時,中國金融業正陷入“賤賣論”的巨大漩渦之中,外資透過入股國內壟斷的金融行業,短期獲得暴利的事實,激起廣泛的質疑和爭論。而太保內部,已經調職的前任董事長王國良此時也被傳言牽連入上海社保案。

於此危機時刻,外表溫文爾雅的金文洪(3)一脫上海式低調,挺身而出,攜紀委書記、辦公室主任等少數隨從,約見重要媒體,說明引資真相。

“我對今天所說的事實和資料負全部法律責任。”金文洪開門見山地說。作為這段歷史重要的當事人,金是中方談判小組的負責人。

隨後,金開誠佈公地講述了太保壽險的引資歷程。其嚴密的邏輯,清晰的資料,有理有據的陳述,震住了心存挑戰的《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

“當我們財務遇到困難,償還能力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幫我們承擔。”金文洪說道。

金回憶,1999年開始的太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