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陶部落,是孤酋長和天女,但他們認為被南陶誘哄的熊部落是無辜的,再者,最令他們氣憤的是,三氏族竟敢問都不問一聲,在他們的地盤上那麼囂張!
不到兩天,熊氏族就支撐不住了,一個氏族對上三個氏族,雖然是在自己的森林裡佔了地利,他們還是吃了大虧。初時的氣憤漸漸被屢戰屢輸磨平,大戰的第三日,熊氏族派出使者請求和戰。
熊氏族請求和戰的條件是讓三氏族交出屬於他們熊氏族的小孩子,至於南陶部落的孩子,他們管不著。交換條件是,無償讓三氏族走出他們的森林不再阻撓他們回自己的部落。
三氏族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退到快到大河邊的位置,熊氏族勉強支撐到現在使用的手段是令人不齒的,他們守在南面,一旦三氏族靠近就威脅要燒掉南面的森林。這時候刮南風,三氏族逃不掉。
如此,三氏族被步步逼迫到了大河邊上,他們看到河水反而驚喜:“據孤酋長說,炎族就在大河的另一邊,只要我們過了河,就能找到炎族,繼而找到吃不完的食物!”
第267章再敗南岸(18)
提出渡河的那個族長几乎是一呼百應,但也有畏懼河水和光禿禿荒涼草原的人。分歧很快產生,三氏族分成兩派,過河派想去炎族撈油水,回家派想南下儘快回到自己的部落,只有部落才是最安全的。
這樣一來,回家派的勢力大大減弱,怎麼也不能勸動過河派。熊氏族不知道三氏族的心思,只當他們是真怕了,接手孩子後就讓回家派走了。
而過河派等熊氏族消失之後,從藏身的地方跑出來,肆無忌憚地在周圍尋找可以過河的地方。
常慧慧覺得不可思議,她萬萬想不到熊氏族一個威脅就把三氏族逼迫到大河邊上來,成了三氏族過河的引子。但熊氏族樂顛顛地回去部落,絲毫沒注意到三氏族一分為二,有將近一萬六千人沒有走出他們的森林,想來熊氏族並不知道三氏族有過河的打算。
也對。他們根本不知道炎族在哪裡。
她之前的設想是,三氏族會消滅熊氏族,熊氏族的森林範圍寬廣,他們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就會渡河尋找炎族,而熊氏族竟然歪打正著把大半的敵人引到炎族這裡來了。
“酋長,我們要不要回去讓獵手把逃走的那部分三氏族人給殺了?”一個獵手低聲問常慧慧,一邊看向正在大河邊喝水尋找突破口的三氏族人。
三氏族經過與熊氏族的幾次戰爭已經摺損五千人左右,熊氏族折損也損失了差不多的人數。回去的那部分人只有不到一萬人,比一萬六千人好對付得多,所以。獵手才敢有這樣的提議。
常慧慧想了想,說道:“不用,三氏族經過別的氏族的森林時。效仿孤酋長承諾回來時給他們食物作為報答,如今他們空手而歸,自己尚且吃不飽飯,哪有食物作為交換?”只怕到時各氏族不服被欺騙,與三氏族的衝突不可避免。
等三氏族檢查過他們藏身的地方不會在此渡河。常慧慧在傍晚時召集獵手們連人帶馬,在對岸獵手的幫助下分兩次過河,很快消失在枯茅草中。三氏族人隱約看到個背影只當自己眼花。
阿鞭看到常慧慧回到據點,據點裡差不多搬空了,彙報了些準備情況後,就問:“酋長,我們什麼時候行動?”
常慧慧沉吟了下,說道:“等三氏族過河了再說,南虎族還沒訓練好。我們應該給他們些時間。”
阿鞭想著三氏族的確不太可能找到城池去。也就放下了心,繼續監視三氏族的行動。
三氏族是一路走過來的,沿路的經歷和經驗讓他們知道晚上不能睡在河邊。會遇到猛獸和水獸,便只白天在大河邊轉悠,晚上睡覺的地方離大河很遠。過了四五天,他們終於找到一塊河水較淺的地方,還拼死在河岸邊抓了幾頭小獸作為食物。
三氏族裡人有那麼多,總有腦子比較靈光的想出用石頭墊在水裡,可他們不知道有淤泥,河床長年積澱,有些地方相當於沼澤,損失了兩三百人之後三氏族百折不撓地過河了。
在北岸轉悠幾圈之後,三氏族找到里程碑,順著里程碑及人類活動的痕跡找到了炎族的據點。炎族的據點就在牛山上,只要翻過山就能看到,據點的木屋在光禿禿的山上一目瞭然。
常慧慧站在據點的石頭圍牆上俯瞰他們:“在荒原上轉圈好玩嗎?”
衝上來的三氏族人先是呆愣,繼而憤怒:“你就是炎族的酋長嗎?”
“是的,我就是炎族的酋長,不知道你們到我們炎族有什麼事?”常慧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