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將更精細難度更大的設定變成現實。
三人分工不同,可是卻共同研究。
當飛弦蘇格蕾具體動手做的時候,韓棄去學,索方納指導。
當索方納導師做更精細難度更大的部分的時候,飛弦蘇格蕾打下手並負責給韓棄解釋,韓棄去學。
當韓棄講述具體的大方向和細節設定時,索方納導師記錄,飛弦蘇格蕾偶爾會給索方納導師講解一起研究。
已經不分身份因為,索方納導師雖然是工程學的權威可是,資料模擬投影器並不是他創造發明的。
所以虛心求教認真吸取才是一個純粹學者或者大師該有的態度。
那麼如今的資料模擬投影器什麼樣了呢?
和電腦比較的話,也只能韓棄暗自去比較。
鍵盤有了,手寫板有了。
隨後韓棄提議創造的滑鼠也有了。
當然韓棄的另一個提議暫時還沒有提上日程就是,觸控。
這還太早。
目前來說是。
而韓棄的另一個提議倒是被索方納導師和飛弦蘇格蕾給攻克了。
就是設定一套符文,不管多複雜都好。
儘量涵蓋更多的,更細緻的功用。
然後……就別動了先。
固定在那,在資料模擬投影器內部的平面,設計各種成為軟體的東西。
這些軟體有各種不同的功用。是從符文板上分支出來,進行連線的。應用什麼,就連線什麼。
連線之後,投影器內就會顯示出這個軟體的圖示。用滑鼠裡箭頭去點選它就能用了。
有點類似於小霸王遊戲機的插卡。
玩什麼卡插什麼。
最先創造的一個軟體就是鑄造資料模擬軟體。
本來嘛,資料模擬投影器就是為了鑄造應運而生的。
此時的軟體功能已經比之前要好多了,對於力道的記錄誤差已經基本在接受範圍,並且還在精細。
同時輸入了各種角度的力道,以及更細緻更立體的錄入實體的工具。畢竟之前的投影器,只是錄入死物比如地圖,比如景緻的魔空船。
解析度不用太高。
可此時不行。
如果做得更細緻,效果自然也更準確。
這方面是找了李德大師和兩位劍聖共同協助的。
李德大師對鑄造是專業級大師級的。
兩位導師是劍聖也不用說了。
劍聖負責打擊出各種不同程度的力道,甚至包括劍聖層次的。
而李德大師負責分析承受力,著力點擴散,還有承力範圍以及承受力後帶來的反作用力對人體手臂肌肉骨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