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要早73年。
1731年,阿拉…布珠爾帶領回歸的土爾扈特部落,在四處遊牧33年之後,向雍正皇帝請求定牧於額濟納河流域,並按蒙古語發音將此地命名為額濟納,意思是先祖之地。
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有著廣闊無垠的草原…,其面積幾乎是歐亞大陸的三分之二,這個大草原…的很大一部分就在中國境內,即內蒙古草原。包括土爾扈特部在內的蒙古族正是草原…遊牧民族的一支。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不斷髮生衝突,也不斷融合。這兩支文明的交匯處,是一條人們無法實地看到卻又真實存在的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科學家在地圖上,將同一時間裡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線起來形成等降水量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半乾旱地區與半溼潤地區的分界線。而這兩種氣候形成了不同的地理面貌,不同的地理面貌又造就了不同文明種類的分野。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北邊,降水量少於400毫米,為半乾旱地區,不適宜種植農作物,因此成為遊牧地區;而在南邊,由於降雨量多於400毫米,為半溼潤和溼潤地區,適宜農業,因此成為農耕社會。據歷史學家研究,中國這條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大致分佈與長城基本重合。
在半乾旱地區,草原…豐美、適於遊牧,由於降水量較少,其植被也較為脆弱,土壤極易沙化,因此,內蒙古草原…也就成為中國荒漠化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地區。
額濟納屬於內蒙古自治區,但當地的年降水量僅為47毫米,屬於乾旱乃至極端乾旱地區,沙漠和戈壁是這裡主要的地貌,正是基於這個原…因,達來呼布鎮附近的水源和植被就顯得極為珍貴。
可以想象,當300多年前,阿拉…布珠爾等人徒步穿越茫茫戈壁、終於到達額濟納時的心情——荒漠中大片胡楊林、黑河在戈壁上潺潺淌過,清脆的水聲,滌盪了所有在戈壁中穿行的荒涼。有此綠洲,沙漠中生存的艱難似乎可以被消弭殆盡。
定居於此的土爾扈特人將這裡認作先祖之地,不無道理,因為至少在1372年之前,這裡一直是它們先祖駐紮的地方。
第6節,亦集乃城
亦集乃城
達來呼布鎮東南約25公里處,有一座被黃沙掩埋的古城,蒙古語將其稱為哈日浩特,意思為“黑城”。
所有見過黑城的人,不可能不為它的形象震驚——荒涼的戈壁灘上,突兀地佇立著一座龐大的長方形土城——周長近兩公里,東西434米,南北384米,歷經…數百年的風沙,10米高的城牆四周已經…堆滿了沙粒,城牆西北角上高約13米的覆缽式塔極為醒目。狂野與蒼涼,是黑城給我的第一印象。
進入黑城,城內的官署、府第、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蹟仍依稀可辨,城市宏大的規模昭示著它曾經…的繁華。
黑城,始建於公元9世紀的西夏時期,兩千年前開闢的絲綢之路的北線——居延北線,就在黑城附近透過,因而黑城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元代時,在這裡設亦集乃路,在西夏舊城遺址上進行擴建,在城西北角設“亦集乃路總管府”,統領軍政事務。黑河水從不遠處繞城而過,注入東北方向的居延澤。城以水興,可以想象,當年需要怎樣規模的水源和植被,才能足以支撐如此規模的城市?
13世紀時,一個不足20歲的年輕人,從張掖出發,歷經…16天,到達亦集乃城,他將自己對於此城的印象記載在後來的遊記之中,這個年輕人,就是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他在自己的遊記中寫道,亦集乃城“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驢和各種野獸經…常出沒其間”。
當馬可波羅攜帶40天的糧食,離開亦集乃城,穿越沙漠,去拜見忽必烈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這座水草豐美、人丁興旺的城市,會在大約100年後,發生…天覆地的變化。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的軍隊攻入北京,元順帝北逃,但黑城仍在蒙古人控制之中。1372年,明朝大將馮勝率軍來到黑城之下,他面對的是黑城守將卜顏帖木兒。
據說,這場戰爭持續良久,馮勝久攻不下,只得命令官兵在距離黑城30公里處築壩斷絕河水。水源斷絕很快讓黑城難以為繼,守將卜顏帖木兒不得不向馮勝投降。而這一行為也使得日後數百年的時間內,原…本沿黑城東北部流淌的黑河徹底改變走向,大片的綠洲、耕地從此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