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鉅富 作者:緣圓

收入分佈圖底部毫無起色的資料。回顧美國2009~2010年的經濟復甦,總收入增長了2。3%,可以肯定這一增長率不低也不高,但還是會比你依據那兩年整體的悲觀氣氛所推測出的數字要高得多。

經濟學家伊曼紐爾賽斯仔細研究資料後發現,美國人普遍質疑經濟復甦已經到來是有道理的。99%美國人的收入僅僅增長了可憐的0。2%,相比之下,前1%富豪群體的收入躍升了11。6%。這確實是復甦,只不過該復甦僅屬於那1%的人口。

新興市場的繁榮背後有著相似的情況。當印度人民黨想依靠“印度輝煌”(IndiaShining)這句口號謀求連任時,他們失望地發現在“輝煌”的城市中產階層身後,是還在為溫飽苦苦掙扎的數億農民。中國的情況也很相似,大批精英聚集在沿海都市,而幾乎一半的人口還生活在中國廣闊腹地的窮鄉僻壤。

因此,本書試圖透過觀察富豪來了解世界經濟的變化形態:他們是誰?如何賺錢?如何思考?以及是如何同其他人相聯絡的?本書不是《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美國電視節目),也不想成為《誰之罪》的翻版(這本頗具影響力的小說出自19世紀俄國社會主義之父亞歷山大赫爾岑之手)。

本書將我們需要資本主義這一信念作為起點,因為西方確實需要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和民主一樣,是目前西方設計出的最好制度。但本書認為結果同樣重要,頂級富豪正與其他人拉開越來越大的距離,這既是當今資本主義造成的一個重要事實,也是塑造未來的一個新的現實。

對於前1%富豪群體的其他詮釋傾向於將焦點放在經濟或政治上,在這二者中的選擇具有意識形態上的隱含意義。如果你支援頂級富豪,你會偏好經濟論據,這樣會使他們的崛起看似是無法避免的,或至少在市場經濟中看似無法避免;而頂級富豪的批評者會偏好政治解釋,因為它們表明前1%富豪群體的統治地位不是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造成的,而是容易犯錯並且觀念與外界隔離的美國政府造成的。

本書既談經濟,也談政治。起初,政治決策參與了造就超級精英之路,隨著超級精英階層的經濟實力逐漸變強,政治開始發揮更強大的作用。金錢、政治和觀念三者間的互相反饋對於超級精英階層的崛起,既是因,也是果。但是經濟力量同樣舉足輕重。全球化、技術革命以及由兩者引發的全球經濟增長是鉅富崛起的重要因素。即便對於尋租的鉅富來說——那些利用對自己有利的政府決策從中獲得財富的人——他們致富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全球經濟的蛋糕在變大。

美國仍舊主宰著世界經濟,美國人在超級精英中依舊佔領重要地位。本書試圖將美國的鉅富放入全球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前1%富豪群體的崛起是全球現象,而且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鉅富是最能體現全球性的——不論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還是獲得財富的方式。

19世紀美國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家亨利喬治是自由貿易的堅定倡導者,他堅信自由市場並反對收入稅。對他來說,當時鉅富——“強盜貴族”的出現如同“獅身人面像”一樣神秘。他寫道:“貧困與發展的共存是當代的一大難解之謎現代化創造了大量財富,一旦這些增長的財富全都用來累積更多的財富、用來營造奢華,進而使得富宅和貧窟的對比更加懸殊,那麼發展必定如海市蜃樓、如曇花一現。”

一個半世紀後,“獅身人面像”捲土重來。本書意圖拓開通往“富宅”之路,打探裡面住著的那些人,並試圖揭開貧困與發展這一謎題的部分面紗。

第一章

歷史及其重要性

海外有1000000個人能做你的工作,你有什麼過人之處?

——2009年,連線矽谷和舊金山的101高速公路上的一塊告示牌

第二次“鍍金時代”

如果你想知道美國的富豪統治集團在哪一天正式登場,那麼2007年6月21日會是個不錯的答案。在那一天,私募股權公司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成就了自2002年以來美國最大的IPO(首次公開募股),募資近40億美元,發行首日該上市公司的市值高達310億美元。黑石集團兩位聯合創始人之一的史蒂夫施瓦茨曼,收穫了等同於近80億美元的個人股權和6。77億美元的現金後凱旋,而另一位創始人皮特彼得森將一張支票兌現18。8億美元后光榮退休。

還有一樁巧合讓歷史學家、陰謀論者和出版商津津樂道。6月21日當天,彼得森恰好在曼哈頓的四季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