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就是掌控知識傳承,掌控的讀書人,所以任何一個諸侯想要穩定自己的地盤,都要依賴這些世家。”
這個時代,讀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紙張已經發明瞭,但是造價貴的很,不普及,有不少用的還是竹簡,貴一點用布絹,而且活字印刷術還沒有出來,每一本書都是手抄,知識傳承就更難了。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就是因為他們的子弟有家學傳承,有名師教導,能讀書明理,掌控知識,江東三郡,高層的不說,低層的官吏,一半以上,來自世家。
孫權目光清冷,嘆聲的道:“江東的政權想要安穩長久,我孫家自然不能讓他們掐住咽喉,想要撼動這是世家的影響力,要的就是打斷他們脊樑骨,無論多困難,江東書院是一定要發揚光大的。”
“小子,你可知道,你在做的是什麼?”蔡邕沒有想到孫權居然有這等雄心,冷聲的道:“你這不僅僅是在與江東世家為敵,還是與天下世家為敵,你這是在掘他們的根基,他們是會和你拼命的。”
“所以我需要伯父的聲望來鎮壓江東書院。”
孫權神情無畏,嘴角勾勒起一抹冷然,戰意凜然,道:“天下世家又如何,欲治天下,先治世家,江東基本已經入我孫家之手,有長江天險,精銳的水軍橫江而護,誰能阻我孫家。”
“老夫為什麼要幫你啊?”這個囂張的混小子有求於他,老頭子這時候開始表現的無矯情起來了,冷聲的道。
讓你混小子當初把老夫罵的狗血淋頭,到頭來還不是求老夫,蔡邕心中狠狠的道。
“咱好歹是一家人,你不幫我,幫誰啊!”孫權趕緊靠上去,嬉皮笑臉的道。
“一家人?你孫仲謀的臉皮還真厚,某告訴你,你想都不要想。”說起這個,蔡邕立刻吹鬍子瞪眼睛,憤怒的道。
“好吧!”
孫權覺得不能刺激這個老頭,要是再暈一次,估計蔡姐姐能把他給撥皮拆骨,便改變一個說法,很煽情的道:“就算伯父不是為了幫我,就當是幫一幫天下的寒門士子,為什麼飽讀詩書的一定是門閥子弟呢?天下有多少寒門子弟求學無門?伯父心中應該明白,寒門弟子不是沒有資質,只是少了一個機會,他們也可以封侯拜相,他們也可以飽讀詩書,為何不給他們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呢?”
蔡邕聞言,雙眸閉起來,面色有些掙扎起來了。
他出身不算世家,但是也算是門庭顯貴,師從當年的太傅胡廣,求學之路算是平坦,但是不代表他不明白寒門子弟想要成為一個讀書人的辛苦。
“伯父,拋開其他的一切來說,教育是一件大事,你身為讀書人之中的佼佼者,心中更應該明白,讀過書的和沒有讀過書的,其中有著質一般的差距,十年育樹,百年育人,這就是書院的最大的作用。”孫權低聲的道,他知道蔡邕已經心動了,不過還有一絲顧慮,便再加一把火。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此乃大功德!”
蔡邕募然的睜開的雙眸,迸射出一抹璀璨的光芒,心中大動不已,沉吟的很久,才低聲的道:“此事甚大,汝容某考慮幾天,再與你答覆。”
雖然這的確是一件好事,他也很心動了,但是蔡邕的政治智慧更明白一點,江東書院不僅僅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這還是一個大泥濘,牽涉到世家和江東政權的鬥爭,跳進去的,未必能出的來。
所以他必須要考慮慎重。
“那伯父好好想想。”孫權點頭,這件事有希望就行,不能逼迫的太緊,不然會適得其反。
……
中午,雖然蔡邕這老頭子根本沒有留他吃飯的意思,但是孫權的那個水火不侵的厚臉皮,早已經把蔡府這裡當成自己的家,況且他家的媳婦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能寫一手好文章,做出來的菜也是可美味了,他飽飽的吃了一頓,才離開的蔡府。
孫權離開蔡府之後,去的一趟錦衣衛衙門,處理的一些事情,然後迅速的返回的孫家大宅,找來了徐庶,兩人在幾十個車下虎士的保護之下,策馬離開吳縣。
吳縣東城的郊外,不過五里之地,有一個小山峰,山峰之下是一個小湖泊,山清水秀,景色秀麗,山峰之上一馬平川,是一片大平原,其中平原之上,樹木成排之下,嶄新的房屋成片連著。
這片房屋或高或低,周圍有圍牆,佔地過百畝以上,正面朱漆大門口,左右兩個石獅子,中間一塊銀鉤鐵筆的上書——江東書院!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