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族的人都是對大山熟悉無比的,能隨意的在森山野林之中奔跑,作戰,再加上江東軍提供的武器,盔甲,他們更加的如虎添翼。
不得不說,有的這一批高山族的人,孫權和孫策兩兄弟對蒼狼軍的訓練,事半功倍。
……
七月初,周瑜率領江東海軍的艦隊,透過幾次探索的航行,貫通的舟山和夷洲的航道,把舟山,東治,夷洲形成的一個三角形。
七月中旬,夷洲的發展上了軌道,只是不斷的在開荒,再加上將軍府派遣了不少的官吏進駐,有呂範鎮守,他們算是安心。
周瑜留下是五千海軍,以一艘太湖號樓船為主,三艘鬥艦,三十艘艨艟,組成的一支長期來往東治和夷洲的艦隊。
如今江東海軍對航海更加有經驗,航道越發精細,從東治到夷洲,僅僅三天的時間,便可走一趟。
周瑜帶著猛虎號,還有吳縣最新出爐的一艘新式樓船,組成一支新的艦隊,開始返航,孫權和孫策率領車下虎士,蒼狼軍,也隨著艦隊離開夷洲,返回東治,在東治他們也沒有就待,隨後他們立刻率軍北上,進駐舟山,開始北上的準備。
這一次北上,孫權是預備登陸遼東的,登陸遼東就一定會和公孫度碰撞,必須要騎兵,在東治,孫策帶走自己的霸王鐵騎,留下以高山族組成的一支山地軍,蒼狼軍給太史慈,鎮守東治一帶的山越,畢竟相對這些山越,五千的蒼狼軍比三千的霸王鐵騎好用多的。
說句不好聽的,有了這五千蒼狼軍,給太史慈一年的時間,調動會稽南部所有的縣兵,恐怕能把會稽的山越給直接打掉。
……
舟山,江東海軍的第一基地,比起昔日的荒涼,如今是繁榮不少啊,這裡建立了一座舟山縣城,也實行的屯田,從會稽遷移了不少人來,甚至有不少商隊來來往往。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即將北上
六月的夷洲,春夏交接,氣溫急促攀升,到處顯示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光芒,一片片荒涼的地帶充滿的在不斷開荒的人群。
隨著東治和夷洲的航道讓周瑜完全貫通,來回穩定,孫權把整個海軍分成兩支艦隊,一趟趟來來回回的把江東的各種資源運至夷洲。
將軍府的鼎力支援,迅速的調動了整個江東的資源,這段時間最少從江東遷移的十萬人口以上,進駐荒蕪的夷洲,夷洲的發展速度可以說一日千里。
比最初孫權剛剛率領隊伍登陸的時候,這裡可謂是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夷洲,除的東越城,高山城,最新遷移來的人口聚集在一次,也陸陸續續開闢出的好幾座簡易城鎮,已經發展到了將近六個縣。
夷洲地域,欠的就是人,有人口就有人氣,就能開荒,就能發展。
東越城,夷洲的第一座城池,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大致上已經基本落成了,街道寬錯交接,城內一片片嶄新的房屋排序整齊,這是目前整個夷洲繁榮的城池。
夷洲屯田校尉部就設立在最中央的一座新宅子之中。目前屯田校尉之將軍府在夷洲設立的最大官吏。
屯田,是夷洲的第一要務,也是目前夷洲的最重要的發展,江東投入無數資源,大力的發展,把這裡當成糧倉,自然要不斷的開荒。
所以在夷洲,沒有什麼比開荒屯田還要重要的。
呂範這個夷洲的屯田校尉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已經徹底的進入的狀況,一批批人的到來,讓他迅速的抓起的夷洲屯田的發展,四處不斷的開荒。
呂範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能擔任這個這麼重要的屯田校尉,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孫策的心腹,孫堅就是因為這裡是孫策孫權開闢的,不想派一個老資格的人來,擔心的和孫策孫權兄弟合不來。
呂範就成了最好的人選。
在這之前,呂範已經從孫堅的口中明白很明白,這是未來會是江東的一個糧倉,他能否進入主公孫堅眼中,就看他的表現,所以他的的功課做的很足,尋找不少人,還專門去江東書院,在蔡邕的藏書之中求來不少書籍,瞭解的邊境屯田的事宜,經驗。
來到夷洲之後,呂範還從那些土著的身上了解的不少夷洲的氣候發展,開始陸續佈置,夷洲和江東的氣候差不多,降水量大,最合適種植就是的水稻。
不得不說,有呂範的到來,把整個夷洲治理的妥妥當當,讓孫策孫權兩兄弟還有周瑜都放鬆的不少,能夠繼續把重心放在的海上。
……
東越城,港口。
這是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