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比任何美國軍人都執著地鼓動、進行、堅持戰爭。
這個人擁有眾多“第一”的頭銜: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長(1975年,43歲);美國曆史上最年長的國防部長(2006年,74歲);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兩度擔任國防部長的國防部長(第13任、第21任)??還有什麼呢?喜歡或不喜歡的都對他留有深刻印象,僅僅就為這些充滿機緣條件的“最”?
其實真正給此人留名的“最”,是其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在世人眾目睽睽之下指揮調動美軍打了兩場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侵入兩個國家——阿富汗和伊拉克,推翻兩個政權——塔利班政權和薩達姆政權,實現美國長期耿耿於懷的兩個夙願——進入中亞、掌控海灣。
先看阿富汗戰爭。阿富汗地處中亞,蘇聯解體後,中亞被美國戰略學界稱為世界上“最後一塊戰略真空地帶”,力求進入而不可得。這個夙願“9·11”後被拉姆斯菲爾德實現了:進入並佔領阿富汗、駐軍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中亞大門從此無法對美國關閉,“最後一塊戰略真空地帶”從此不再真空。
再看伊拉克戰爭。伊拉克地處的海灣地區,是全世界最富石油儲藏的地區:伊拉克的儲量為世界第二,旁邊就是世界儲量第一的沙烏地阿拉伯、儲量第三的伊朗、儲量第五的科威特。在該地區完成堅固的軍事存在,是美國半個世紀的夢想,這個夢想又被拉姆斯菲爾德實現了:佔領伊拉克全境,牽制沙特、威懾伊朗。科威特則更加順從,長期令美國頭痛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OAPEC)也變得噤若寒蟬,收一箭數雕之效。
如此“戰績”,的確是自1947年美國依據“國家安全法”設立國防部長一職以來,任過該職的所有人皆自嘆弗如的一個關鍵之“最”了:最富美式攻擊精神、最富實際攻擊成效——2001年10月7日向塔利班宣戰,11月12日佔領阿富汗首都喀布林,36天推翻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權;2003年3月20日向薩達姆開戰,4月9日佔領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回時間更短——20天推翻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權。如果說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美國還多以策動政變的方式,顛覆那些它不喜歡的政權的話,那麼新世紀則是以*裸的和不折不扣的武力了。在這些“全武打”中,拉姆斯菲爾德首當其衝。
伊拉克戰爭得手後,這位據說“身體奇好、精神狀態奇佳”的國防部長更進一步提出“10—30—30”的作戰構想,即一旦美國決定在全球某個地區動武,美軍必須能夠10天內部署到該地區、30天內摧毀敵軍、第二個30天再完成重組,做好到另一地區執行下一次任務的能力。此設想一出,全球譁然。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設想是打“兩個半戰爭”:在歐洲和亞洲各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同時在亞、非、拉地區應付一場小規模戰爭。到了70年代,由於越南戰爭的重大損耗,再打“兩個半戰爭”已力不從心,指標不得不大大下降,變為打“一個半戰爭”,即準備在歐洲或亞洲打一場大戰,同時在其他地區打一場小仗。冷戰結束後,恢復過來的美國戰爭指標再次上升,克林頓政府提出要打“兩場大規模戰區戰爭”,即在東北亞和中東地區各打一場大仗;小布什政府上臺後覺得克林頓的胃口還不夠大,要調整“兩場戰爭”的指標,但誰也沒有想到調整出個拉姆斯菲爾德的“10—30—30”計劃出來。依照此計劃,美軍必須在70天內打完一場仗並且完成投入下一場戰爭的全部準備,這真是前所未有的野心和胃口,無怪乎歐洲輿論驚呼:美國在準備一年進行五場戰爭!
就在這些猜疑、感嘆、驚呼、憤怒之中,拉姆斯菲爾德上升到其威勢頂峰,然後是權勢頂峰。
就美國國內政治來看,國防部長曆來不是顯眼角色,在內閣中居於國務卿、財政部長等要角之後。但拉姆斯菲爾德入主國防部後,不但在五角大樓大權獨攬、說一不二,而且靠其咄咄逼人的個性以及與總統布什和副總統切尼的特殊關係,很快將制定外交政策的權力從國務卿鮑威爾那裡搶了過來,弄得那位前四星上將一而再、再而三做出“以大局為重”的妥協;然後又透過戰場實績一次又一次向國會要求追加撥款,把個財政部長也貶成了美國大兵的賬房先生;最終超過所有內閣成員,使自己成為布什政府中實際上的第一閣員。在國內如此霸道,在國外他也不是謙謙君子。伊拉克戰爭前,英國爆發史無前例的百萬人反戰大遊行,美國最堅定的盟友布萊爾首相面色凝重,眉頭緊蹙,拉姆斯菲爾德只撇撇嘴說:即使我們的英國盟友不參與,美國一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