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園青坊老宅 作者:蝴蝶的出走

的時候就該修了,可家裡哪拿得出來那麼多的錢修房子喲,同志,不怕你們笑話。”

這時,姑娘把水燒好了,泡上本地出的毛峰綠茶端上來。大家喝著茶,錢啟富一個勁地誇這茶葉好。

老農說:“都是後山上自家茶園裡採的,我這女兒是採茶好手,如今縣裡來收茶,都統一打黃山毛峰的牌子賣。其實,我們這兒的毛峰比黃山毛峰好,我們家祖上當年出去做生意,開始就是販茶的,賣的是自家茶園裡的茶。”

喝完茶以後,錢啟富要付茶錢。老農堅決不收,說:“遠方來的客人到我家,是我們家的福氣,喝一杯茶還要收什麼錢?罵人的話了。”

錢啟富說:“不收茶錢,那我們就買一點茶葉。”

老農一聽很高興,馬上叫女兒去拿。女孩拿來一個鐵皮桶,裡面裝的都是新鮮的茶葉,用黃草紙封著口。

錢啟富開啟鐵皮桶看了看,然後說,“這一桶茶我們都買了,要多少錢?”

老農說,“這一桶大概有五斤,十塊錢一斤,你們給五十塊錢吧。”

錢啟富說:“老伯,我們今天有緣分,這茶又好,給您八十塊,我們連這桶一塊拿走了。”說著,就示意黃瀚浩掏錢。

黃瀚浩被錢啟富弄糊塗了,他是廣東人,不喜歡喝這種綠茶,現在錢啟富一個勁叫他掏錢,他趕緊掏出皮夾子,從裡面拿出八十元錢遞給老農。

這時,錢啟富轉身對那姑娘笑,說:“姑娘,我的朋友喜歡你摘的這些菊花,可以給我們帶走嗎?”

姑娘說:“行,山上多得是,我帶你去採吧。再過一段時間天氣再冷一點就沒有了。”

錢啟富轉身把條桌上的花瓶抱在懷裡說:“我們黃先生就是喜歡這花,不過廣東很遠,要是把花帶回去沒有這花瓶也乾死了。老伯,乾脆您把這花瓶也賣給我們吧。”

老農想了想說:“這花瓶不能賣,是祖上傳下來的,從我小時候就放在這兒了,一天看不到就好像少了什麼。那次菊花把這花瓶拿到她的房間去了,我一回家就覺得廳堂少了什麼,叫這孩子放回來。再說,這孩子就喜歡花,你們把花瓶買走了,她再採花回來往哪兒插?”

錢啟富說:“你可以去買個新的,更好看的。我們多給你一點錢,好不好?”

老農低頭想了想,堅決地說:“不好,還是不能賣。等我們買了新花瓶再說吧,畢竟是個老東西,不能說賣就賣了。”

錢啟富感到這老農很固執,不能再多說,多說了怕生疑,於是就轉移方向:“老伯,說得也對,舊東西就是一個念頭。不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你們不能永遠用舊東西呀。”

老農說:“家裡沒錢,只能湊合著用。我們鄉下沒那麼多講究,等有了錢,當然會換新的。”

錢啟富指著黃瀚浩說:“我們這黃先生,也和您一樣,喜歡舊東西,看見了就想買。您老要是捨不得這花瓶,廚房裡的那兩個鹽罐子,黃先生也喜歡,您能不能割愛?”

老農沒聽明白:“割愛?”

錢啟富說:“就是讓給他。”

老農爽快地說:“那鹽罐子,你們想要,就拿去好了,用了好多年的舊東西了,原來是老太爺放糖食的,後來沒東西裝鹽,就做了鹽罐子。你們給個買新鹽罐子的錢就行了。”

錢啟富眼睛一亮,就對黃瀚浩說:“黃先生,那就給老伯二十塊錢,湊個整數,連茶葉一共一百塊。”

錢啟富跟著姑娘進了廚房,把鹽罐子裡的鹽,臨時倒在一個大碗裡,然後用水洗了洗,那姑娘給他拿一個竹籃子,讓錢啟富把兩個鹽罐子放在籃子裡,提著方便。

錢啟富從廚房裡出來,看見黃瀚浩還愣在那兒,就讓他快拿錢,天色不早了,還要快點趕路。

黃瀚浩把一百元錢放在桌上,轉身跟著錢啟富走出來了。

回到縣招待所,錢啟富關上房門,獻寶似的拿出兩個將軍罐,黃瀚浩看到這兩個高約二十厘米的青花“百子圖”的將軍罐後,眼睛一亮。錢啟富看了看罐底的落款,再仔細看看罐沿、罐裡,然後一隻手託著罐底,一隻手重重地敲了一下罐身,罐子發出清脆的一聲響,他興奮地說:“這是康熙年間官窯的,絕對沒錯。”

其實,古瓷方面黃瀚浩比錢啟富內行,他主要就是做古瓷生意的。中國古董在國外,現在就是古瓷市場最好,升值空間也最大。他把兩隻罐子翻過來,看了看罐底的落款,拿出一隻放大鏡,左看看,右看看,確定無疑是康熙年間的東西,滿臉都是笑,笑過,臉色變得嚴肅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