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選婆婆比選丈夫更重要。她是英孃的姑母,如果徐家去提親”羅家那邊肯定沒有什麼問題。她考慮的是徐嗣誡…,兄弟幾個裡,他最孤單。如果說了英娘…………羅家子嗣旺盛,徐嗣誡感情細膩,英孃的性格爽朗…“徐嗣誡即不是長也不是幼,受長輩的關注少,壓力也小,性格相比之下敦厚有餘取進心不足;英娘卻是嫡長女,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又是兄弟姐妹的表率,不僅看重,在教育上花的功夫也多。這樣的孩子通常都很有責任心,又知道照顧人………從這些方面來看,兩人倒也相得益彰。再和羅家親上加親,不管是羅振興還是徐嗣諄,對徐嗣誡都會多一份親近。
十一娘越想越覺得這門親事不錯。
徐嗣誡來給她問安的時候,她不禁上上下下地打量他。
“母親!”徐嗣誡不明所以”低了頭把自己的衣裳、鞋子都瞧了個仔細,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就更是困惑了,“您可有什麼吩咐?”
“沒有,沒有。”十一娘笑盈盈招他過去,“坐下來說話……”這段時間功課怎樣?”
十一娘很少這樣直接問他的功課。總是問他今天學了些什麼?先生講的聽不聽得懂?要不要去弓弦衚衕請教一下舅舅之類的話。徐嗣誡不免有些緊張:“其他的都還好,就是文章寫得讓先生不太滿意。”
“實在不行”就把別人寫得好的文章拿來多背幾篇。把人家怎麼開篇,怎麼結尾記在腦子裡。然後照著葫蘆畫瓢地練習,時間長了,總有些收穫的。”
“有你這樣教孩子的嗎?”十一孃的話音未落,徐令宜邊說邊笑地走了進來,“好好聽常先生的話。他讓你怎麼練習你就怎麼練習好了!”
父親和母親說話的時候,總有對別人沒有的溫和。家裡的人都能感覺的到,更別說是徐嗣誡了。
他笑著望了母親一眼”恭敬地應“是”,回答了一些徐令宜對他功課上的提問”起身回了屋。
十一娘就坐到了徐令宜的身邊:“侯爺,我覺得您說的那個事挺不錯的。
就是孩子我還要看看才好。您說,找個什麼藉口讓那孩子來趟燕京好?”
徐令宜略一思付才反應過來,他笑道:“這還不好辦?你就說謹哥兒馬上要搬到外院去了,你一個人覺得寂寞,讓英娘來給你做個伴不就成了。而且這個時候送信去餘杭,過了年啟程,正好三月間到。你們還可以去逛逛廟會,踏個青。”
這麼簡單的理由,她卻沒想到。
因為心虛吧?
十一娘汗顏。
“侯爺這主意好!我這就寫信封去餘杭。”她模稜兩可地應了,忙轉移了話題,“雍王爺的錢湊齊了嗎?”
“湊齊了。”徐令宜笑道,“這個大豐號的掌櫃可真不簡單。二十萬兩的銀子,一分錢的利錢都沒有要。還倒包了五萬兩銀子的紅包給白總管。這樣大手筆,他何愁生意做不起來。”
“這樣大的手筆,也要有這樣大的本錢才是。”十一娘聽著部微微蹙眉,“侯爺可知道這大豐號的底細?”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徐令宜道,“我打了二十五萬兩銀子的借據給他,年利一點。得息雖然少了點,可字面上不為錯。至於說底細,不管他是什麼來頭,也不敢到我們面玩陰的。”說著,眉宇間流露出幾分居高臨下的霸氣來。
看著他天天在家裡閒逛,倒忘了他還是個太子少保。
十一娘忍俊不禁。
民不與官鬥。這大豐號不管是什麼底細,徐令宜只要不貪小便宜白拿大豐號的銀子,大豐號還真就不能把他怎樣。
徐令宜吩咐十一娘:“過幾天不是雍王妃的生辰嗎?你幫我帶一匣子金條給雍王妃。跟雍王妃說,讓她找家百年老字號的銀樓兌出現。寧願吃點虧,也不要和像大豐號這樣的銀樓扯上關係。要是錢不夠花,就孩子滿月、週歲、大人的生辰、壽誕輪流做,千萬不要再去借銀子了。”
十一娘見他表情凝重”遲疑道:“侯爺,是不是有什麼事?”
徐令宜沉默了好一會才低聲道:“去年春天”雍王舉薦工部給事中為高淳縣令,吏部很快行了文。還是士錚跟我說我才知道,原來太子透過他舉薦了翰林院學一個姓李的翰林”,他苦笑著搖頭,“結果今年太子想舉薦他老師的學生去嘉興任縣令,又有人跑到雍王那裡謀這個位置。”
十一娘大吃一驚:“侯爺是懷疑………”
“不是懷疑。”徐令宜道“要不然,士錚也不會專程為這件事找我了。”
“那太子是什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