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貞姐兒看著也覺得有趣,在一旁抿著嘴笑。
只有徐嗣諭,目光閃爍地望著十一娘。
十一娘知道,大家接受的觀點都是飯後吃水果,講那些科學之類的東西別人未必聽得懂,說不定還會把你當瘋子。她也沒有想指導別人怎樣生活的意思。
她笑著跳開這個話題,問他們:“這都十一月下旬了,你們還沒有放假嗎?”
十一娘記得以前羅家請的西席,冬至之前就會放假回家,然後到了來年開春再來的。
有過笑聲,屋子裡的氣氛會變得輕鬆起來到臘八,吃了臘八粥,辭了先生才閉館。別人家都是上到冬至。”
十一娘點頭,把諄哥抱到臨窗的大炕上:“我們家也是先生冬至辭館,到了立春才開館。”一邊說,一邊給他脫鞋。
諄哥略略掙扎了一下,就順從地做到了炕上。
貞姐兒看來忙上前幫著把諄哥的另一隻鞋脫了。
“四嬸!”徐嗣儉聽著精神一振,“要不您跟四叔說說,我們家也冬至辭官,立春開館吧?”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十一娘看著徐嗣諭認真地注視著自己,微微一笑,道:“這可是你們男人的事,怎麼能讓女人出頭。要說,你自己大大方方地去跟侯爺說去。”
徐嗣儉聽了怪叫一聲,癱在太師椅上:“四嬸糊弄我。”
十一孃的目光卻是看向徐嗣諭和徐嗣勤的。
她看見兩人都微微點頭,露出贊同的表情來。
十一娘頗有些意外。
她沒有想到一向對於自己冷淡的有些疏離的徐嗣諭會表示同意……這孩子不偏不倚,真的很不錯。
十一娘在心裡暗暗點頭。
貞姐兒聽了徐嗣儉的話不由露出幾分焦急來,忙道:“母親,我們要不要幫著擺箸。”
她轉移著話題,好像怕十一娘因徐嗣儉的舉動而不高興似的。
感覺到貞姐兒的用意,十一娘有些感動,又有些羨慕——幾個孩子都很團結,又互相照顧。
她自然要讓貞姐兒安心,笑道:“好啊!讓他們在這裡,我們去幫著姚紫擺箸去。”
諄哥卻拉了她的衣袖:“母,母親,我先吃了蘋果,肚子真的會知道嗎?”
主動喊了母親……
十一娘鬆了一口氣,笑容變得燦爛起來:“要每次吃飯前都吃蘋果,時間長了,肚子才會知道。要是你今天吃,明天不吃,他又沒有諄哥這麼聰明。怎麼會知道呢?”
諄哥笑起來。
十一娘看著一怔。
諄哥笑的時候,目光清澈,有種很純粹的天真……她第一次看見元娘時,元娘曾露出這樣的笑容來。
不知道為什麼,她的眼睛一溼。
又怕別人看見,仰了頭眨著眼睛:“好了,諄哥乖乖坐在這裡和哥哥們玩。我和姐姐去布箸。等你三伯父和三伯母來了,我們就可以吃飯了!”說著,快步朝一旁的桌子走去。
所以她沒有發現,徐嗣諭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她……
……
說的是布箸,實際上丫鬟們早就把東西全都準備好了,她們只要從丫鬟手裡接過來放在桌子就行了。
貞姐兒低著頭,用手帕包了丫鬟們早遞過來的筷子,然後慢騰騰地放下,左右打量一番,再調整一下位置……很慢,偏偏給人一種靈巧的感覺。
她知道布箸是藉口,特意這樣慢的吧!
望著沉默懂事的貞姐兒,想到他長期在太夫人身邊生活,身邊只有個不懂事的諄哥,十一娘突然覺得她很孤獨。
十一娘想到教她彈琴的二夫人……不知道她接了秦姨娘的信是個什麼打算?
“二伯母不在家了,五嬸嬸又住進了後花園。”十一娘問她,“你沒練琴了嗎?”
自從那天在韶華院裡聽到她彈琴後,十一娘再也沒有聽到她彈琴了。
“沒練了。”貞妞兒笑道:“二伯母說,詩棋書畫,都只是陶冶性情的東西,不可因些而沉迷。”
怎麼突然談到沉迷上去了?
十一娘望著貞姐兒的手。
拿著筷子,非常的穩。
“你除了學琴,還別過什麼?”她有些困惑。
“都學了點。”貞姐兒有些不好意思地笑,“只不過琴彈得比較好而已。”
十一娘聽著心中微動:“很喜歡彈琴。”
貞姐兒低著頭,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