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笑著:“她們總是要穿衣的。三嫂就不用補銀子給我了,讓針線房的給她們補做衣裳就是了。”
太夫人聽了微微點頭:“趕在過年之前做出來就行了。”
“是。”三夫人聽了忙點頭。
回到自己屋裡,十一娘喊了陶媽媽來問:“我原來在孃家的時候,大丫環和體面些的媽媽每年四套衣裳,其他是每年兩套衣裳。徐府是怎樣個規矩?”
陶媽媽笑道:“大丫環和體面些的媽媽每年八套衣裳,其他的是每年四套。因人多,春衫是冬季做,夏衣是春季做。三月初六換春衫,五月初六換夏衣,九月初六換秋衣,十月初六換冬衣。都是隨著宮裡的規矩來,只是比宮裡晚兩天。”
十一娘點頭,心裡卻感激太夫人沒有讓自己一進門就主持中饋。不然,就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都要傷一番腦筋。
陶媽媽又跟她講了徐府很多的規矩,據說基本上和宮裡的差不多,只是沒有那麼隆重,禮節上也簡單了很多。還笑道:“……所以我們皇后娘娘掌管六宮,根本沒有費勁。”
兩人一邊聊,十一娘一邊做針線。
陶媽媽看著顏色有些鮮豔,不像十一娘自己的,笑道:“夫人這是在給誰做針線呢?”
十一娘笑道:“幫娘做點小東西。”
陶媽媽目光十分複雜。
送走了陶媽媽,十一娘喊了冬青來。
“……明天就搬過去吧。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暫時先住著。”又讓琥珀把最後五十兩銀子給她,“你省著點用。”人在困境中有希望就更有鬥志,又對她道:“侯爺派了賈總管和萬義宗去看我們的田莊,等過了這段日子就好了!”
冬青含著眼淚笑道:“這五十兩銀子夠用好幾個月了。您可別忘了,當初我們二兩銀子也過一個月。”
十一娘笑起來:“你能這樣想就好。”
冬青回去收拾東西,第二天,琥珀就讓人送她出府不提。
到了中午,十一娘去太夫人那裡吃了午飯,太夫人下午會帶貞姐兒和諄哥二人去二夫人那裡,十一娘要做針線,午覺起來就沒有去太夫人那裡。
有事情做,時間過得飛快,要不是徐令宜回來,她不知道都到了申正時分。
十一娘喊了夏依進來給徐令宜更衣,自己收拾針線,待徐令宜從淨房出來,一起去了太夫人那裡,等徐嗣勤幾人下了學,大家圍著一起吃了晚飯。大家又移坐在到廳堂喝茶,聊了半天閒話才各自散去。
路上,十一娘很沉默,回到屋裡,給徐令宜沏茶,鋪床。然後吹燈睡了。
“怎麼不看書了?”望著把自己裹在被子裡的十一娘,他淡淡地問。
“今天做了一下午針線,有些累了。”十一娘笑道,”讓眼睛歇歇。“
徐令宜“哦”了一聲,覺得沒什麼話好說的,閉上了眼睛。
過了好一會兒,他感覺到身邊的人呼吸變的均勻起來。
徐令宜藉著月光望過去,發現十一娘已經睡著了。
“真是個孩子!”他不由嘴角一翹。
……
過了兩天,賈管事回來,白管事陪著他來見十一娘,十一娘早叫了萬義宗在一旁等,互相引見後,萬義宗和賈管事去了宛平。
大奶奶就來了。
“……說好了,兩位姨娘,每人每年二十兩銀子,在慈源寺剃髮修行。”
十一娘很想問問那五千兩銀子的來路。也不知道大奶奶她們知不知道這銀子……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
大奶奶看著十一娘欲言又止,以為她在擔心每年的供奉銀子,笑道:“這次多虧了五姑爺。那濟寧師太開口就是每人每年一百兩,要不是五姑爺和她耗著,每人每年一百兩不出,那五十兩是要出的。”
“五姐夫一向很精明,又會說話。”十一娘笑道。
“誰說不是。”大奶奶提起錢明很是欣賞,“五娘也是個有福氣的。只望後年五姑爺能金榜提名,出人頭地。”
十一娘問起大太太:“母親可知道?”
“依舊沒告訴她老人家。”
“那十娘那裡……”
“你大哥說,總不能躲一輩子。昨一早去了趟王府,告訴了十娘。”大奶奶嘆氣,“十娘不哭不鬧的,竟然一副早就知道了的樣子。只是盯著你大哥的目光十分陰沉。你大哥回來來後怕。只怕從此就恨上我們了……”
十一娘笑著和大奶奶說了些家常,看著天色不早,大奶奶起身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