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麗已經基本平定,戰爭後期,倒戈相助他們的牆頭草契丹領阿保窟,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俘虜和財物,興高采烈地回自己的部落去了。
而濟也派來了使者求情,對過去相助高麗的事表示非常後悔,願意獻出兩兩黃金、五千兩白銀,以及十名美女給宇明。希望能成為大隋的藩屬。
新羅雖然沒有派使者來,而且表現出一副桀驁不馴的態,但他們也沒有膽量來進攻隋軍。整個遼東地區的形勢,可以說基本平靜下來了。
。。。
 ;。。。 ; ;
第216章 遼東的管理體制
、、、、、、、、、、
現在,宇明召集所有將領和幕僚開會,主要便是商量,如何解決內部的體制問題。因為遼東行營是一個戰時機構,是按照管理軍隊的模式運轉的。現在進入和平時期了,肯定不可能再以這種體制運轉。遼東行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管理地方的體制。
迫在眉睫的事也有很多,比如說這麼多人沒地方住就是一個大問題。全部在城外搭帳篷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如何管理俘虜的高麗姓,是把他們當成平民處理,還是作為奴隸處理,也是一件需要商量的事情。
此刻,宇明端坐在營內最上處,二十多位行營的高階將領和幕僚則分坐在兩側,聽著杜如晦介紹著目前遼東行營的狀況。
現場只有杜如晦抑揚頓挫的說話聲,沒有一個人議論,整個營帳之中,顯得非常平靜。
“如今,我遼東行營共有官兵十一萬多人,其中二十萬是才解救出來的俘虜,他們的身體還比較虛弱,不能馬上投入戰鬥。但他們的作戰經驗和戰鬥素質卻是絕對過硬的。目前行營統帥部的意思,主要讓這些人中的軍官,充任十萬新兵的教官,指導他們訓練。”
“而選鋒軍和勝捷軍,則由尉遲敬德和秦瓊兩位將軍率領,分別駐守平壤城和黑石城,以警戒威攝濟、新羅兩國,和遼東草原各部。”
“遊弈、踏白、破敵軍,則由林墨、程咬金、羅士信位將軍統率,與二十萬被解救出來的官兵一道,分駐扶余、武茨、清津、開城等各城。組織現有的五十多萬民夫,恢復生產,修復被毀城池、道、堤壩等設施。”
杜如晦說到這裡時,程咬金卻是忍不住了,他一臉不滿地問道:“杜大人,我們的人都被派去修城池,恢復生產了,那些高麗人呢?難不成還讓他們閒著?”
杜如晦聽他如此一說,不禁又好氣又好笑道:“程將軍,我還沒說到這裡呢,難道你還怕自己乾的活比俘虜多?”
程咬金被他這樣一質問,也是氣勢矮了半截,方坐了回去,唯唯諾諾道:“我也只是隨便一問罷了……相信元帥和軍師能做出妥善安排的……”
杜如晦這時接著說道:“遼東城位置好,處於遼東平原正中央,又位於遼河岸邊,水源充足,周圍土地肥沃,水草豐盛,非常適合作遼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化中心。但之前高麗人建築的遼東城過於狹小,無法容納我們這麼多人。所以對其進行擴建乃是必然之事……”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意味深長地說道:“經過杜某和元帥、魏大人、斛大人商議,決定將遼東城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五倍,使之成為一座能容納萬平民和十萬軍隊的大城。我們將新遼東城規劃為內城和外城。要求在個月之內初步完工。”
“內城便是現有的遼東城為基礎,再加以一定改造,主要規劃為遼東行營的辦公衙門、府庫、城中官員和將領、軍官的住宅,演武場,以及一部分軍營。”
“而外城則以平民姓、商人為主,城中的酒館、旅店、妓院、商鋪、錢莊等店鋪也大多在此。這樣,內外分明,有利於防止敵人刺探情報。就算有人想以經商為名,進入遼東城,也只能在外城逗留,進入不到真正有價值情報的內城。”
“至於遼東城的建設,自然便以抓獲的高麗人為主要勞力了。同時,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將繼續推行保甲制,實行連坐制。按元帥的意思,我們應該恩威並濟,可以向他們承諾,待遼東新城修好之後,他們便可去掉奴隸身份,成為我遼東行營的姓,與大隋民同等對待。”杜如晦侃侃而談道。
眾將聽聞之後,均連連點頭。這樣的安排的確是非常合理的。築一座新城是最苦最累的,當年楊廣築東都城,累死的民夫有十多萬人。今趟修築遼東城,雖然沒有洛陽城那樣大,也要求沒有這樣嚴格,但工期卻比較緊,要在個月之內初步完工。
而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