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陳志勇和袁亮可是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了。他們看了一下前方的情形,只是一些淺丘小溪,又無樹林峽谷等易藏伏兵之處。根本不用擔心敵軍有埋伏。
於是,他們便嚎叫著追了上去。在越過一道山坡之後,卻見前面的契丹人在一處小溪旁停了下來,然後下馬伏在水面,似乎在水中摸著什麼。
陳志勇雖然有些莫明其妙,但卻以為是這些契丹蠻夷嚇傻了。於是便舉起長槍向小溪邊殺了過去,暗忖不把這些契丹蠻夷全趕進溪水裡,決不罷兵。
而袁亮卻是喝令自己手下的兩千兵丁放慢了腳步,只遠遠地跟在兩人的部隊身後。
就在陳志勇率軍剛剛衝到離契丹人只有二十步時,卻見面前原本背對他們的契丹人全都同時轉過向來,而且手中拿著的竟然是連珠弩。
這連珠弩可是隋軍的大強弓利器之一,另兩樣是弩炮和鐵胎弓。連珠弩的射程較短,一般只有二十餘丈左右,穿透力也較差,連重騎兵和重步兵的鎧甲都很難射透,所以在一般的攻城戰和野戰中已經很少用到。
不過,它既然能成隋軍的大強弓利器之一,自然也有它的獨到之處。那就是它的射速快,比一般的長弓快兩倍,比短弓也要快一倍。而且它一次可同時裝上兩隻弩箭射擊。同樣的時間,用普通的弓箭只能射出一隻箭,用連珠弩卻可以射出六隻。
在近距離的弓箭手對射中,連珠弩的優勢十分明顯,尤其是對方沒有穿重甲的情況下。
陳志勇顯然沒有料到這些契丹人居然會有隋軍才用的強弓利器,在猝不及防之下,他立刻便被射成了刺蝟,而他屬下的千餘名親兵,在這暴風驟雨般的箭矢攻擊下頓時死傷慘重。
與此同時,從兩邊的山坡背後也發出陣陣吶喊,契丹人的埋伏人馬蜂擁而出,殺向左武衛軍,頓時便衝跨了他們的陣型,將他們殺得哭爹叫娘。
形勢一下從大勝變成大敗,讓這些原本趾高氣揚的左武衛軍實在難以適應,不過看著敵人張牙舞爪地衝了上來,他們本能地開始往後逃跑……但由於相隔的距離實在近,陳志勇連同他手下的千兵丁很快就在契丹人的追擊下全軍覆沒。
當袁亮率領手下殘存的兩千士卒逃回到陳稜面前時,陳稜正一臉驚魂未定地望著前方步步逼近的契丹騎兵。
“陳大人,您得想辦法啊!這些契丹蠻又狡猾又兇殘,我們不是對手啊!陳志勇將軍已經陣亡了!”袁亮哭喪著臉說道。
“我現在哪還有什麼辦法?”陳稜面如土色,只得下令殘存的兩千親兵向遼東城內退去。
他只覺自己的心在滴血。原本他手下有八員大將,有“八面來風”之稱。結果因為他和起義軍作戰連戰連敗。八員大將竟然陣亡了五員,還有一員也被朝廷劃歸了他人指揮,剛才弟弟陳志勇又不幸陣亡了。眼下他的親信部將就只有袁亮一人了。
而這五千左武衛軍也是從他廬江老家招來的弟兵,哪怕他被免職後,也一直對他忠心耿耿。這次前來遼東,很多左武衛軍計程車兵都不願意過來。只有這五千弟兵願意跟隨著他來到遼東。
原本他還想好好提拔重用一下手下的官兵,但沒想到居然在這些完全看不起眼的契丹蠻手中,竟然就死傷了大半。
陳稜這時也隱隱約約覺得有些不對勁了。來到遼東二十餘日了,一件為難之事都沒有發生。可今天怎麼卻如此反常,什麼雜七雜八的禍事都出來了。
眼下糧餉欠發,導致兵士譁變不肯出戰,如果讓這些契丹人攻進遼東城,給城內商家和居民造成重大傷亡損失。朝廷必將追究他的責任,畢竟宇明可是將一個穩固的遼東交到他手中的。可他一來就讓契丹人攻破了州府所在地,這如何能向楊廣交代?就算裴矩也保不住他。
即使他耗盡家財,通了關係能夠逃脫問罪,避免去刑部監獄蹲著,但起碼革去軍職、除去官和功名,永不錄用是免不了了,還想什麼東山再起,重掌兵權,一展鴻圖,那更是痴心妄想了。
當然,陳稜做夢也沒想到,這些契丹人並非是從北面大草原過來打秋風的部落,而是早就被宇明等人降服的平民,其中更混雜了不少左翎衛軍的武功好手。而他們那些連珠弩等制式武器,也是由魏徵從府庫中借出的。不然豈能突然殺陳稜的左武衛軍一個措手不及?
陳稜正手足無措之時,袁亮卻是眼睛一亮,望向他身後,驚喜道:“陳大人,咱們有救了!杜大人、魏大人和程將軍來了!”
正沒奈何的陳稜回頭一看,見到這些原來遼東行營的高層人物到來,連忙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