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之原因。
而此次始畢可汗派他前來,也是經過了一番精挑細選的。既要是自己信得過的人,又要頭腦機敏,反應靈活,能說會道。這樣的人著實難找,特別是要取信楊廣,那派去的人身份還不能低了。以免隋朝君臣認為是怠慢了大隋。
所以,始畢可汗挑來挑去,最後才發現,這項任務非頡利莫屬了。他是自己的弟弟,東突厥的名小可汗之一,又算是突厥人中少有的懂得謀略之人,還真找不出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
而頡利在得知此事後,也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危險的任務。他原本就是一心想南下中原,飲馬黃河的。現在好不容易才說服始畢可汗進攻大隋,自然會竭盡全力去達成此事,引楊廣上鉤。
。。。
 ;。。。 ; ;
第301章 始畢可汗的請求
、、、、、、、、、、
頡利這時一臉小心謹慎的樣,猶豫了半天才吞吞吐吐的說道:“回陛下,去年冬天,我們草原上遭受了一場大雪災,凍死了大批牛羊和馬匹。如今草原各部已經快殺光了自己僅存的牛羊,多數部族都陷入了絕境之中。始畢可汗希望大隋皇帝陛下看在過去我東突厥和大隋一直同盟友好的份上,能出手援助我們一批糧食,幫助我草原諸部民,渡過此次難關。”
“呵呵,我就說吧,突厥人怎麼會變得這樣恭敬了,原來是想從我大隋敲詐一批糧食啊!”魚俱羅毫不留情地嘲笑道。引來大殿內隋軍將領和大臣們的附和。
楊廣聽聞之後,也是心裡暗自冷笑,心忖這突厥人就象是喂不飽的狗,有困難了就來找大隋,之前大隋徵高麗戰況不利,自己幾次去信讓突厥出兵,從北面進攻遼東。但突厥人卻一直推阻四,總說自己內部紛爭頻繁,抽不出人馬。而現在遇上災害了,卻是第一個找上大隋,也真是臉皮厚到了點。
只不過,楊廣雖然不會如此好大喜功,傻呼呼地救濟突厥人。但也不想錯過這次機會從中牟利。
他開始腦中急轉,思忖有沒有什麼辦法,利用突厥人缺糧的機會,用小的代價滅掉對方。這樣自己便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輾除盤據遼東的宇明瞭。
眼下大隋內憂外患,國內各地亂匪四起,朝中也是暗流湧動。如果一戰徹底擊敗突厥和遼東兩個外部大敵。楊廣便能抽出手來,對付國內的各支亂匪。
在他看來,就算不能一舉滅掉突厥,起碼也得讓這隻白眼狼十年之內,無力再向大隋發起挑戰。
只有如此,他才能沒有後面之憂地騰出手來,收拾掉遼東的叛逆宇明,再揮師滅掉中原那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軍。
這次北征突厥,原本楊廣只是想虛晃一槍,嚇退突厥南侵的部隊,然後便揮師進入遼東,一舉端掉宇明的老巢。
雖然這樣做有不少風險,甚至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但楊廣卻是不得不如此行事,因為他實在拖不起了,再不用迅雷手段,快刀斬亂麻,讓大隋有休養生息的機會,天下的局勢便有面臨崩盤的危險。
“頡利,你就先下去休息吧!朕要和大臣們商量一下,以決定是否給你們提供糧食。”楊廣沉聲說道。
頡利雙手抱拳,拱手行了一禮,然後在鴻臚寺卿盧楚的帶領下,回去了驛站休息。
待頡利走後,楊廣方目光環視了一下大廳內的眾臣,然後沉聲說道:“諸位愛卿,你們且給朕分析一下,這突厥來的使者頡利,所言之事,究竟幾分是真,幾分是假?又是所為何事?”
裴矩這時出列道:“陛下,不管這頡利所言是真是假,亦或是半真半假。微臣以為都不必理會,如今我大軍已經是如箭在弦,不能不發。為了這場北伐之戰,我們已經謀劃了數月,調動了整個北方可以調集的人馬和糧草。如今不管是何種原因,都不能停止。平定突厥和遼東兩地,對於我大隋來說,至關重要,不能有任何閃失和猶豫。”
虞世基也點頭道:“裴大人所言是。依微臣之見,有可能是突厥人已經透過派往我大隋的間諜,知道了我大軍即將北伐。因此見勢不對,自知不敵,便只好委屈求全,虛與委蛇,想行緩兵之計,讓我大軍無功而返,疲於奔命。爾後這些突厥人必定會再南下,為禍中原。”
其餘的大殿中的大臣和將領也紛紛發言,所說的內容都和裴矩跟虞世基差不多的意思,那就是不管突厥人怎麼說,但是朝廷依然按之前的作戰計劃進行,絕不再給突厥人半點機會。
“李卿家,你久在河東鎮守,對突厥人瞭解較深,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