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西城這段城牆的戰鬥只是整個攻城戰的一角,同樣的情形在各段城牆上展開,雙方打得異常慘烈,四處箭矢橫飛,鮮血直流,屍橫遍野,雙方都忘我地拼盡了全力。
而楊廣下塌的臨時行宮,就設在原來的雁門郡衙裡。這裡靠近北段城牆,距離城牆根不足五十丈,從城外射來的密集箭矢不停劃過長空,射進城中,不少箭矢便徑直射進了郡衙之中。
有好幾名監便在院內行走時被射死,就連那新任的總領監王公公也腿上中了一箭,讓所有的嬪妃宮女,監衛兵均驚懼不已。他們甚至認為,城破就在當前了。
不過幸運的是,現在天已經黑了下來。而始畢可汗見部下傷亡大,且數架雲梯也只剩下幾十架了。於是便下令鳴金收兵。於是,城外傳來了突厥人下令停止攻城的“嗚——嗚——嗚”的號角聲。
十萬突厥的攻城大軍如潮水般退了下去,但城頭上的隋軍卻沒有一個人歡呼勝利,今天的攻城戰,從早打到晚,守城的隋軍已經死傷一萬多人,而突厥軍也死傷了兩萬餘人,幾乎每個隋軍的身邊都有血淋淋的戰友屍體。
想到這些屍體在昨日還和自己談笑風聲,把酒言歡,而今天就已經成了冰冷的屍體倒在自己身旁,一種對死亡的恐懼,立刻便充斥在每個隋軍士兵的心中。
楊廣帶入城內的十萬禁軍幾乎都是權貴世家弟,他們大部分人的家中,都有人在朝中當官。不是關隴貴族就是山東士族,再不濟也是江南士族出身。可以說從小就是養尊處優長大的。
一直以來,加入禁軍都是世家弟們入仕的捷徑,他們在宮中值勤時有很大的機會碰到皇帝嬪妃、朝中大臣,當紅的監,對於拉攏關係,混個臉熟大為有利。
一般來說,他們只要在禁軍中混個幾年,有了一定軍中資歷,就有機會調去十二衛府當個偏將。
而且,禁軍又不用出去打仗,配備的武器裝備卻是最好的。他們作為護衛皇帝的御林軍,騎的是高頭大馬,穿的是光鮮鎧甲,走在上都是威風凜凜,仰慕者甚眾。所以,他們平時幾乎不怎麼進行軍事訓練,也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衝上第一線參加戰爭。在東都,他們一直被那些衛府軍隊戲稱為“公軍”。
可如今,楊廣一個錯誤的決定將他們推到了與四十萬突厥大軍作戰的戰場上。剛開始作戰時,他們只是出於軍人的本能,上前去和敵人廝殺,沒有想那麼多,也顧不得恐懼和死亡。可當敵軍退卻之後,看著身邊鮮血淋漓的戰友屍體,回憶起之前幾個時辰血淋淋的殘酷戰爭,很多人的精神便一下崩潰了。
不少人無力地坐在地上,眼中充滿了恐懼,為自己未來的命運擔憂。
王仁恭視察了一圈戰場,發現隋軍計程車氣相當低迷,這令他心中充滿了憂慮,他原以為十萬隋軍守城,至少可以防禦六十萬人的進攻。
而且對方還是不擅攻城的突厥人,雁門城應該能守住。但現在看來,他實在高估了禁軍的戰鬥力。他們愧對身上的明光鎧甲和優質的兵器,表現讓他失望之。
正常的攻城戰,攻守雙方死傷比一般是比一到四比一之間。而今天雁門郡城的攻城戰,攻防死傷比卻達到了二比一。由此看得出,這支隋軍的戰鬥力要遠遠弱於突厥軍,這樣下去,恐怕用不著等到一個月後糧絕,雁門關便會被攻破。
“走!陪我去見陛下!”王仁恭對身邊的宋老生說道。
宋老生點了點頭,隨即兩員老將便用力鞭打著跨下馬匹,然後向著楊廣新的臨時行宮奔去。
……
楊廣的臨時行宮已經從郡衙改到了城內一家大戶人家的宅院裡,這裡位於城池正中央,箭矢射不到這裡,在這宅院的大殿內。楊廣正和幾名大臣及軍中將領商議著對策。
王仁恭已經將戰況進行了通報,使得在場的每個人心中都非常震驚。突厥僅用最簡單的雲梯攻城,就幾乎攻破了雁門關,而且還造成守軍如此大的傷亡。如果等他們從馬邑郡裡把再別的攻城器械運過來,那雁門關必定會凶多吉少。
楊廣嘆了口氣道:“現在形勢危急,白天的戰況大家都聽王將軍說過了。如今我軍何去何從,大家各抒己見吧!”
他話音落後,裴行儼便道:“陛下,突厥要抓的是您,想以陛下為人質,逼迫我大隋答應他們苛刻的條件。所以,我們只要保護好陛下便可以了。微臣還是建議,陛下可從城中士卒中挑選一萬精銳之士,護衛陛下突圍而去……”
“如此做萬萬不可!”
裴行儼的話還沒有說完,虞世基便厲聲制止道:“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