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及交往不多,但也算過得去,因此也就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日之後,五萬遼東騎兵便在宇明的統率下,浩浩蕩蕩地開向聊城。不過他們的行軍速並不快。宇明和李靖都認為,不可能有周邊勢力在這個時候進攻宇化及。
而事實上,身處聊城的宇化及,卻已經陷入了一場危機之中……
……
“什麼?成都,你說從東北方向來了大隊人馬,人數至少在十萬以上?”宇化及聽聞之後,頓時大驚失色。
“是的!剛接到斥候回報時,孩兒開始還以為是二弟派來的接應人馬,但後來一想不大對勁。就算二弟派人來,也不可能派這麼多,況且算算時間也不對。傑弟從聊城到北平起碼要走五天,二弟即使在得知訊息的第二天就發兵,將大軍開過來起碼也要十天時間以上……可現在時間才剛剛過了一半。”宇成都躬身稟報道。
“成都,那你探出是哪裡的兵馬沒有?”宇士及亦是一臉緊張地問道。
宇成都點了點頭道:“我後來又親自前去查探了一番,方發現這支部隊乃是山東的人馬,軍中士兵說的都是山東話。可他們打的旗號卻有面。分別是‘王’、‘徐’、‘竇’。這就有些讓人感覺奇怪了。”
“‘王’字旗肯定是指的山東匪王薄,這傢伙從大業七年就起兵造反了,被張須陀不知道剿滅了多少次,但都如足之蟲一般,死而不僵。每次都是逃到山中躲藏幾個月,等官軍走了再東山再起,整整六年時間了,還是隻能在山東境內活動,可也真難為他了!”宇士及一臉不屑地說道。
“至於那‘徐’字旗,定然是指的才造反沒多久的山東豪強徐圓朗。此人在今年正月才揭竿起義,攻陷了東平,然後分兵佔領了山東不少地盤。從琅邪郡以西,北到東平郡的地域都為徐圓朗所有,擁兵十餘萬人。”
“只不過,那‘竇’字旗就有些古怪了,沒聽說山東境內有姓竇的義軍領,就連王薄和徐圓朗手下也沒有姓竇的大將,這人是誰呢?”宇士及略微有些詫異地自言自語道。
宇智及這時眉頭一皺道:“會不會是原來河北的竇建德?聽說他最近才被明賢侄打敗,逃往了山東。以此人的魄力,倒有可能東山再起。”
“他的人馬聽說都喪失殆盡了,哪有這樣容易就扯起這麼多兵馬的?”宇士及搖了搖頭道:“而且王薄和徐圓朗怎麼會同意竇建德入夥?要知道此人可是狼野心,一不小心就會反噬其主的。高士達就是個活生生的例。”
“這可未必,畢竟遼東軍現在兵強馬壯,羅藝和竇建德都是在一個月內被遼東軍打得大敗,一降一逃。王薄和徐圓朗定然也擔心成為遼東軍下一個征伐目標!”宇化及這時嘆息道:“明兒竟然比朕還能幹了。他是越來越強了,可我們大許卻……”
他說到這裡,大廳內的宇家眾人都沉默起來,畢竟除了宇成都之外,他們大多數人都和宇明關係不好。將來如果投靠了遼東軍,就得抑宇明的鼻息過日了。
“管他呢,好歹他也是姓宇的,總不成不用我們這些宇氏中人,反去用外人吧?”
“大不了以後在宇明面前就夾起尾巴做人好了。對他客氣尊重點,就象現在對宇化及這樣……”
“到了北平,家主應該會和宇明交涉的,怎麼也應該給我們這些人騰點位出來吧。”
場內的宇氏族人都在竊竊私語,他們雖然有些不甘和不爽,但覺得保住一場榮華富貴還是沒問題的。至於權力,那就只有以後再慢慢爭取了。
而宇化及此刻也是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以前和宇明探討起事之地時,宇明便說不看好江南,覺得宇閥在那裡根基淺。他覺得相比之下,自己所在的遼東更適合起事一些。
宇化及當時還不以為然,可現在看來,宇明果然預料準確。宇氏的驕傲,恐怕還真的只有落在自己的這個庶身上了。
“唉,成都也是不錯,只是勇則勇矣,在其他方面比明兒還是差些。”宇化及心中暗忖道。
這時,宇成都見大家全都沉默起來,方有些著急了,他當即便向宇化及躬身說道:“如今山東諸賊氣勢洶洶,明顯來者不善。如何應對,還請父皇定奪!”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想起眼前最重要的還是應付馬上將要到達的敵人。
宇士及忙道:“如今敵軍勢大,我軍人少,且聊城也不是什麼堅城。依我看來,還是趕快派人去河北,讓明賢侄的接應人馬加快速,前來援救才行。”
宇成都眉頭一皺道:“二叔,當然要派人去請援軍,可是援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