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2 / 4)

小說:隋末之雄霸天下 作者:風雅頌

要的……”

“不過朕可真看走眼了,沒想到這傢伙包藏狼野心,居然也敢起兵反朕。只不過,楊玄感志大才疏,做事瞻前顧後,成不了大事,不足為懼。真正讓朕心憂的是,情報上說,蒲山郡公李密竟然辭了官職跟了楊玄感,還充當其幕僚。這傢伙卻是有些本事。”說到這裡,楊廣卻是眉頭微皺。

宇明聽到李密這名字,心中也是一亮,暗忖歷史發展的軌跡果然沒有改變,李密終究還是跑出來跟著楊玄感造反了,哪怕是他當了洛陽縣令,算是出仕了。卻也沒有改變決定。看來,這位梟雄果然還是耐不住心中的寂寞啊……只不過,無論他如何了得,這次他跟隨楊玄感叛亂,卻是註定要失敗的。

一聽到李密居然成了那楊玄感的謀士,在場的大臣們卻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

 。。。  

第一百章 大營廷議

、、、、、、、、、、

這李密雖然只是襲了祖上的蒲山郡公爵位,官職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洛陽縣令,並不是什麼有影響力的大官。但是在場的大臣們卻對這個人十分熟悉。

李密,乃是西魏時期的八柱國之一,名將李弼的曾孫,他跟著宇泰南征北戰,打下了西魏和北周的基礎。乃是絕對正宗的世家大族弟。李密的父親李寬,也為當時名將,因功被封為蒲山郡公。李寬死後,李公襲父爵位,小小年紀便成為了令人羨慕的蒲山郡公。

而他的長相也比較奇特,“額銳角方、瞳黑白明澈”,是一個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的人,用看相的說法就是天生異相。

李密從小愛思考、喜讀書,才氣逼人,長大後更是在關隴門閥圈中有很大的名氣,後來在科舉考試中也取得優異的成績,當上了洛陽縣令。在座的不少大臣都與他很好,便可想而知,他的反叛讓眾大臣們如何驚訝了。

“陛下,就算李密也從了賊,但還有我等在啊!臣等願率軍殺回中原,拿下楊玄感和李密等逆賊的級獻給聖上。”聽見楊廣說李密也叛亂了,在場的眾將軍們也馬上起身請令,爭著表忠心。

楊廣這時卻恨恨道,“那兩個逆賊在朕眼中不過是如螻蟻一般,只要朕的大軍南返,必然能夠平定叛亂,他們是掀不起多大的風浪的。可恨的是,這楊玄感居然選了一個如此緊要的時機,壞了朕征服高麗的大計。原本此次遠征遼東形勢一片大好,鴨綠江天險眼看便能一戰而下,高麗全國也將被朕的大軍踏平……”

“可恨楊玄感居然佔領了黎陽倉,斷了我軍糧草。怪不得前些日糧食遲遲不到,他卻總是推脫找藉口,朕沒有想到那廝竟然是打的叛亂主意。幸好我軍這一兩月來**兼捷,攻佔了高麗多處城池,奪得了城中存糧,不然就早已潰敗了。”楊廣心有餘悸地說道。

不得不說,楊玄感的這招的確很狠,楊廣的大軍約有五十萬,此外還有近萬民夫。他們在遼東每日消耗的糧草都是一個巨大的天數字。而楊玄感卻在後方故意拖著不發。要不是這次隋軍進攻較為順利,繳獲了大批糧草。大軍一旦面臨斷糧的危險,再被高麗反攻,則有可能重演一年前遠征高麗大敗而歸的場面。

裴矩也起身道,“楊玄感本是弘農楊氏弟,其父楊素當年更是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加之當今亂匪四起,如果不及早剿滅,萬一等他在中原站住了腳跟,再聯合了各地叛匪,可就麻煩大了。”

虞世基也附和道,“裴大人說的沒錯,如今我大軍俱聚集遼東,中原空虛,如果不速加剿滅,恐怕後患無窮啊。”

他們這些大臣看得很清楚:那些饑民亂匪造反,哪怕聚集了十萬甚至二十萬人,由於自身素質的限制,也往往難成大氣,朝廷大軍一到就能剿滅。所以這也是之前楊廣一直沒把農民造反之事看得有多嚴重的原因。

但是那些世家大族,甚至是朝中大臣謀反,可就完全是兩個性質了,一個處理不好,就會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畢竟這些人可是具有很高的聲望,治武功都非那些泥腿可比的,能量比農民起義軍大多了。

楊廣這時點了點頭道:“兩位愛卿說的有理,那就由宇述為主將,李靖為副將,統十萬騎兵連夜出發,務必將那楊玄感一黨反賊火速平定。另外,通曉河南、山東等地地方郡守,派出勤王之師援救東都。帳中諸位將軍回去後,馬上清查自己軍中之人,凡有涉及楊玄感逆賊一黨之關連者,一律拿下,以免為禍大軍!”

“末將遵旨!”宇述和李靖忙出列拱手接令。

裴蘊這時卻起身問道,“陛下,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